兒母牽衣啼
出東門,忽念歸。君若歸,慘不悲。知君亦難歸,歸來室人交遍摧。
人言公子陶朱,而我妻無襦。人言傑士計然,而我爨無煙。
何不脫君見肘之玄端,爲我冬杅復。賣君及骭之布裳,爲糴一簞粟。
君不肯入淵手擷驪龍珠,又不肯入廟啼。窮年一編,逝欲何爲。
君言令聞廣譽,妾言浹日三炊。君言簞疏瓢水樂不可支,妾言朝不舂暮苦飢。
君言滄浪天故,妾念黃口小兒,從君三日一餔糜。
他家鐘鳴大纛重英,日日揚揚過里閭,負君但無龍虎姿。
君何不富貴歸,白髮安有風雲時。戊子暮春,饑饉薦降,黎民阻兵,作歌當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朱:范蠡(lǐ)的別稱,他助勾踐滅吳後,經商致富,後世將其視爲富商的代表。
- 計然:春秋時謀士,善於經商。
- 襦(rú):短衣,短襖。
- 爨(cuàn):燒火做飯。
- 杅(yú):盛液體的器具。
- 骭(gàn):小腿。
- 見肘:形容衣服破爛,出現破洞後,肘部都露了出來。
- ** generous**:慷慨,這裏指寬廣的衣服。
- 浹日(jiā rì):古代以干支紀日,稱自甲至癸一週十日爲「浹日」,這裏指較短的時間。
- 餔糜(bū mí):吃粥。
- 纛(dào):古代軍隊裏的大旗。
- 閭(lǘ):里巷的大門。
翻譯
走出東門,忽然想要歸家。你若是歸來,悲慘的狀況也不會讓我太過悲傷。知道你也難以歸來,你歸來後家中衆人也都備受摧殘。 人們說您是如陶朱公般的公子,可我的妻子卻沒有短襖可穿。人們說您是如計然般的傑出人士,可我家做飯卻連煙火都沒有。 爲何不脫下您那肘部都破洞的寬大衣服,爲我做冬天盛水的器具。賣掉您及小腿的布裳,爲買一竹筐的糧食。 您不肯進入深淵親手採摘驪龍嘴裏的寶珠,又不肯進入宗廟哭訴。整年只守着一部書,這樣消逝時光想要做什麼呢。 您說美好的名聲和廣泛的讚譽,我說短時間內連飯都做不了三次。您說一簞食一瓢水的生活也快樂無比,我說早上不舂米晚上就會忍受飢餓。 您說那滄浪之水是上天的安排,我說掛念着年幼的孩子,跟着您三天才能喝一次粥。 別人家鐘響旗揚,每天趾高氣揚地經過鄉里,辜負您的只是沒有龍虎般的英姿。 您爲何不求得富貴歸來,滿頭白髮哪還有施展抱負的時機。戊子年暮春,饑荒接連降臨,百姓遭受戰亂,作此歌當做哭泣。
賞析
這首詩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訴說了生活的困苦和對丈夫的期望。詩中通過對比他人的富貴與自己家庭的貧困,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擔憂。女子埋怨丈夫未能像陶朱公、計然那樣富有,使得家庭陷入困境,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保障。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貧富差距和戰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生動地展現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內心的痛苦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