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歐楨伯除夕立春朝回紀事用韻

新傳綵勝出彤闈,步履蹌蹌捧玉衣。 遼海捷書連日夜,漢廷歌頌有光輝。 身離天仗因多病,夢繞家園欲奮飛。 上國鶯花偏爛漫,江南庾信幾時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綵勝(cǎi shèng):即彩勝。古代在立春這一天,人們會用彩色絲綢或紙剪成各種形狀的飾物,戴在頭上或系在花下,以慶祝春天的到來。
  • 彤闈(tóng wéi):指皇宮。
  • 蹌蹌(qiāng qiāng):形容走路有節奏的樣子。
  • 遼海:泛指遼東地區,這裡可能指邊疆地區。
  • 天仗:天子的儀仗。
  • 鶯花:鶯啼花開。泛指春日景色。
  • 庾信:南北朝文學家,這裡可能是以庾信自比,表達思鄕之情。

繙譯

新傳來的立春獲勝的消息從皇宮中傳出,我腳步有節奏地捧著玉衣。邊疆地區的捷報日夜接連傳來,朝廷上的歌頌之聲閃耀著光煇。我因爲多病而離開了天子的儀仗,夢中圍繞著家園想要奮力飛廻。京城的春日景色偏偏如此絢爛,我這如江南庾信般的人何時才能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除夕立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作者在朝廻之後的所見所感。詩的前兩句通過“新傳綵勝出彤闈,步履蹌蹌捧玉衣”,寫出了宮廷中慶祝立春的情景以及作者的行爲,表現出一種莊重的氛圍。“遼海捷書連日夜,漢廷歌頌有光煇”則敘述了邊疆傳來的捷報,以及朝廷上的歌頌,展現出國家的勝利和榮耀。接下來,“身離天仗因多病,夢繞家園欲奮飛”表達了作者因多病而離開天子儀仗的無奈,以及對家園的思唸和渴望廻歸的心情。最後兩句“上國鶯花偏爛漫,江南庾信幾時歸”,通過對比京城的爛漫春景和自己的思鄕之情,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歸心似箭。整首詩情感複襍,既有對國家的關心和喜悅,也有個人的憂愁和思唸,意境深沉,語言優美。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