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謫君:被貶謫的人,這裏指張羽王。「謫」(zhé),指降職或流放。
- 翰墨:筆墨,這裏指書法。
- 輟食:停止吃飯,意指匆忙趕路而顧不得吃飯。「輟」(chuò),停止。
- 沉吟:深思吟味。
翻譯
被貶謫的你還保留着過去的習慣,對書法仍然上心。匆忙趕路經過淮海,爲了觀看碑文去到鬱林。登臨之時應該會落下眼淚,行走坐立常常深思回味。可惜在咸陽市,白白浪費了一字千金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張羽王借鬱林觀碑本一事展開。首聯寫張羽王雖遭貶謫,但對書法的熱愛不減。頷聯描述他爲了觀碑不辭辛勞,長途跋涉。頸聯通過「登臨應墮淚,行坐每沉吟」,表現出張羽王在觀看碑文時的深沉感觸,可能是對歷史的感慨,也可能是對自身境遇的思索。尾聯「可惜咸陽市,徒捐一字金」,似有惋惜之意,也許是在感嘆這樣的珍貴碑本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或是在暗示張羽王的才華沒有得到充分的施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通過對張羽王的行爲和情感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對文化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顧鴻臚諸子邀同丁計部遊玉河堤上得明字 》 —— [ 明 ] 黎民表
- 《 別丘謙之以蘇晉圖奉贈 》 —— [ 明 ] 黎民表
- 《 得豫章朱貞吉孔陽書卻寄 》 —— [ 明 ] 黎民表
- 《 卧芝山房為傳木虛弟木剡作 其三 》 —— [ 明 ] 黎民表
- 《 齋居後過楨伯旅館得何字 》 —— [ 明 ] 黎民表
- 《 釣臺 》 —— [ 明 ] 黎民表
- 《 大司馬東沙張公輓詩 》 —— [ 明 ] 黎民表
- 《 答吳明卿登樑城見寄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