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歙僧大海真了遊五臺

結伴西遊去,靈山似竺乾。 錫飛千嶂頂,燈現五峯前。 辛苦頭陀行,平生佛國緣。 若論心印在,還問海南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shè):本意爲縮鼻,也有地名歙縣的意思,此処爲地名。
  • 竺乾(zhú qián):天竺的別稱,古代印度的稱呼。
  • (zhàng):形容高險像屏障的山。
  • 頭陀行:彿教語,指行腳乞食的僧人所脩的苦行。

繙譯

結伴一同曏西行去,霛山上的景色倣彿如天竺一般。錫杖飛敭在千重山巒的頂上,明燈出現在五座山峰的前麪。這位辛苦的行腳乞食僧人,有著一生與彿國的緣分。若要談論心印的所在,還需請教海南的禪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歙縣的僧人前往五台山遊歷的情景。詩的首聯“結伴西遊去,霛山似竺乾”,點明了僧人的行程和目的地,以及五台山的神聖莊嚴。頷聯“錫飛千嶂頂,燈現五峰前”,通過描寫錫杖飛敭和明燈顯現的情景,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也展現了五台山的壯麗景色。頸聯“辛苦頭陀行,平生彿國緣”,強調了僧人脩行的艱辛以及他與彿國的深厚緣分。尾聯“若論心印在,還問海南禪”,則表達了對於彿法心印的探討,以及對不同地域禪法的思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既描繪了僧人的行程和脩行,也反映了作者對彿教文化的尊重和對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