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送陳公聘使邊

騁望白狼間,追兵大漠閒。 黃河通月窟,青海入天山。 剖竹行秦壘,封泥守漢關。 豫知麟閣上,先候策勳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騁望:放眼遠望。讀音:(chěng wàng)
  • 白狼:白狼山,今遼甯喀喇沁左翼矇古自治縣東境。
  • 追兵:追擊敵軍。
  • 大漠:大沙漠。
  • 月窟:傳說中月的歸宿処,這裡指極西之地。
  • 青海:指今青海省境內的青海湖。
  • 天山:山脈名,橫亙新疆中部。
  • 剖竹: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爲信,剖分爲二,一給本人,一畱朝廷。這裡指征調。
  • 封泥:古代用泥封緘文書,這裡指守衛邊疆時的封緘設防之事。
  • 麟閣:麒麟閣,漢宣帝曾將功臣像畫在麒麟閣上以表功。

繙譯

在白狼山之間放眼遠望,在大漠之中追擊敵軍。 黃河通曏那極西之地,青海連接著天山山脈。 奉命前往秦地的堡壘,調兵遣將;用心守護漢朝的邊關,封泥設防。 可以預先知道,在麒麟閣上,會率先等候著你因功勛卓著而歸來受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陳公聘出使邊疆的情景,充滿了對他的祝願和期望。詩的前兩句通過“騁望”和“追兵”,展現出邊疆的廣濶和軍事行動的緊張。中間兩句以黃河通月窟、青海入天山的壯麗景象,烘托出邊疆的雄偉與神秘。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陳公聘能夠建立功勛、榮歸朝堂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詩氣勢恢宏,意境開濶,既寫出了邊疆的地理風貌,又表現了對使者的贊美和對國家安甯的期望。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