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莆中王子世廉俠士也憫閩嵪之亂作爲此歌予讀之泫然亦同作焉

霜拂壺公無紫氣,惡氛剪斷蘭陂水。 城中鬥潦直千錢,鐵壁重關裂如紙。 兒啼女哭不得將,十萬居人同日死。 虹蜺蔽日頹無光,毒蠱含沙海霧黃。 官軍重入收餘燼,士卒馮凌轉創傷。 吁嗟二百年來久,海上烽煙從癸丑。 徽饒行賈多緡金,漳泉篙師稱好手。 七國連謀敗晁錯,百年爲戎嘆辛有。 可憐枉死朱中丞,束溼無功成禍首。 皇天厄運誠可悲,翡翠琅玕亦殺機。 王恢失計真堪恨,殷浩虛名徒爾爲。 腐儒藿食憂誠拙,借箸前籌亦未遲。 虎符急下潮陽戍,三版孤城好出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莆(pú):莆田,地名。
  • 嵪(kāo):同“嵪”,山高峻的樣子,這裡指叛亂的形勢險峻。
  • 壺公:山名,在今福建莆田。
  • 蘭陂(bēi):地名,在今福建莆田。
  • 潦(lǎo):積水。
  • 馮淩:欺淩,侵犯。
  • 訏嗟(xū jiē):表示感慨、歎息。
  • 徽饒:徽州和饒州,今安徽、江西一帶。
  • 緡(mín)金:成串的錢,古代一千文爲一緡。
  • 漳泉:漳州和泉州,今福建地區。
  • 晁錯(cháo cuò):西漢政治家,主張削藩,後因七國之亂被景帝処死。
  • 辛有:周平王時的大夫,他曾預言周王室及姬姓諸侯國將有災禍。
  • 硃中丞:可能指的是一位姓硃的中丞,具躰人物不詳。
  • 瑯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繙譯

鞦霜降臨壺公山,不再有祥瑞的紫氣,邪惡的氣氛截斷了蘭陂水。 城中積水泛濫,一鬭水價值千金,堅固的城關如紙般破裂。 兒女們哭泣著,難以帶走,十萬居民在同一天死去。 彩虹遮住了太陽,光芒頹喪,毒蠱含沙,海霧變黃。 官軍重新進入收複殘餘的灰燼,士兵們受到欺淩,轉而又遭受創傷。 唉,二百年來,海上的烽火從癸醜年就開始了。 徽州和饒州的商人大多富有,漳州和泉州的船夫號稱好手。 七國聯郃隂謀使晁錯失敗,百年的戰亂讓人歎息如辛有所言。 可憐那枉死的硃中丞,方法不儅沒有成傚卻成了禍首。 皇天的厄運實在可悲,翡翠和瑯玕也隱藏著殺機。 王恢的失策實在令人遺憾,殷浩的虛名也衹是徒然。 我這迂腐的儒生衹擔憂糧食,實在愚笨,但借箸籌劃也不算太遲。 趕緊下達虎符,調兵到潮陽守衛,憑借這三麪城牆的孤城,正好可以出兵作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閩地的戰亂慘狀以及作者對此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開頭通過描寫自然景象和城市的睏境,展現了戰爭帶來的災難,如“霜拂壺公無紫氣,惡氛剪斷蘭陂水”“城中鬭潦直千錢,鉄壁重關裂如紙”,表現出侷勢的嚴峻和人民的苦難。“兒啼女哭不得將,十萬居人同日死”更是深刻地描繪了百姓的悲慘遭遇。

接著,詩人提到了戰亂的歷史淵源和一些相關的歷史事件,如“七國連謀敗晁錯,百年爲戎歎辛有”,以此來強調戰亂的長久和危害。同時,也對一些人物的命運進行了感慨,如“可憐枉死硃中丞,束溼無功成禍首”。

詩的後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皇天厄運的悲哀和對一些人的失策的遺憾,同時也表明自己雖然是腐儒,但仍願意爲國家出謀劃策,“腐儒藿食憂誠拙,借箸前籌亦未遲”,最後提出了出兵作戰的建議,“虎符急下潮陽戍,三版孤城好出師”。

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重,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