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青陽將軍灘

已是愁風景,兵戈復路難。 鬢毛今日變,衣袖幾時乾。 山水還鄣郡,奔亡自楚冠。 酒樓蕭索盡,誰遣客愁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兵戈:指戰爭。
  • 鄣郡(zhāng jùn):古郡名,這裡借指避難之地。
  • 楚冠:楚國的帽子,這裡指逃亡者的形象。

繙譯

已經是令人憂愁的景象了,又加上戰爭使得路途艱難。 今日我的鬢發已變白,衣袖何時才能乾呢? 山水依舊是那鄣郡的山水,我卻像逃亡者一樣奔亡,戴著楚冠般的落魄模樣。 酒樓裡冷冷清清,都已蕭條殆盡,誰能爲我排解這滿心的愁苦,讓我的心變得寬廣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時期作者的愁苦與無奈。詩的首聯點明了背景,愁人的風景加上戰亂,使得道路艱難,營造出了悲涼的氛圍。頷聯通過描寫自己的鬢發變化和衣袖不乾,進一步表現出內心的憂愁和不安。頸聯中,作者身処鄣郡,卻如奔亡之人,形象地傳達出了他的流離之苦。尾聯則以酒樓的蕭索襯托出作者的孤獨和愁苦,無人能爲他排解憂愁,讓他的心境更加苦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深刻地反映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苦難。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