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士:指道德高尚或智慧高超的人。(注:「上」讀「shàng」,「士」讀「shì」)
- 丹訣:道家煉丹的祕訣。(注:「丹」讀「dān」,「訣」讀「jué」)
- 世情:人世間的情理、情誼,此處指世間的俗務。(注:「世」讀「shì」,「情」讀「qíng」)
- 九光:形容光芒絢爛多彩。(注:「九」讀「jiǔ」,「光」讀「guāng」)
- 素鞅:白色的馬繮繩,此處借指仙家的坐騎。(注:「素」讀「sù」,「鞅」讀「yāng」)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注:「五」讀「wǔ」,「嶽」讀「yuè」)
- 真形:本來的形象,此處指通過修煉達到的真實形態,即修仙者所追求的道的境界。(注:「真」讀「zhēn」,「形」讀「xíng」)
- 罡鬥:指天罡北斗,是道教星斗崇拜中的重要概念。(注:「罡」讀「gāng」,「鬥」讀「dǒu」)
- 齋心:祛除雜念,使心境恬靜純正。(注:「齋」讀「zhāi」,「心」讀「xīn」)
- 太清:道教謂天道,也指天空。(注:「太」讀「tài」,「清」讀「qīng」)
- 浩劫:大災難。(注:「浩」讀「hào」,「劫」讀「jié」)
-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注:「蓬」讀「péng」,「瀛」讀「yíng」)
翻譯
道德高尚且智慧高超的人留下了煉丹的祕訣,人到中年便想拋開世間的俗務。 絢爛多彩的光芒中,仙家的坐騎飛馳,在五嶽中修煉以達到真實的形態。 緩緩地跟隨着天罡北斗行走,清除雜念,以純淨的心向天道行禮。 自己就能超越大災難,又何必去尋訪那海上的仙山蓬萊和瀛洲呢。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修仙求道的主題展開。詩人開篇提到上士留下的丹訣,以及人到中年想要擺脫世情的願望,表現出對超脫塵世的追求。接下來,詩中描繪了光芒絢爛的仙家景象以及在五嶽中修煉的情景,充滿了神祕的色彩。「緩步隨罡鬥,齋心禮太清」則體現了修仙者的修行方式,強調了內心的淨化和對天道的敬畏。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認爲通過自身的修煉能夠超越災難,不必去尋求虛幻的仙山,展現出一種對自身修行的自信和對超凡境界的理解。整首詩意境空靈,用詞富有想象力,傳達了詩人對修仙之道的思考和探索。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溪南別業爲萬考功言卿賦 》 —— [ 明 ] 黎民表
- 《 園居雜詠二十首為顧玄言作 其十三 曲引 》 —— [ 明 ] 黎民表
- 《 隱園雜詠十七首玉林 》 —— [ 明 ] 黎民表
- 《 送歙僧大海真了遊五臺 》 —— [ 明 ] 黎民表
- 《 藥室六詠 》 —— [ 明 ] 黎民表
- 《 僧歸亭故址望棲霞寺臨觀黃太史精舍 》 —— [ 明 ] 黎民表
- 《 園居雜詠二十首為顧玄言作 其十九 圓照亭 》 —— [ 明 ] 黎民表
- 《 樓居新成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