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道:原指太陽在天空中運行的軌道,這裏指天子巡行的道路。
- 瑤圖:指珍貴的圖籍,也可指代帝王的規劃和宏圖。(「瑤」讀作「yáo」)
- 睿覽:聖明的閱覽,這裏指皇帝的審閱和觀察。
- 紆(yū):彎曲,曲折,這裏引申爲仔細、深入。
- 貢篚(fěi):指進貢的竹筐,這裏代表地方向朝廷進獻的禮物。
- 車書:指國家的統一,車同軌,書同文。
- 問道:詢問治國之道。
- 回軒駕:指皇帝的車駕返回。
- 巡方:天子巡行四方。
- 舜輿:舜帝的車輿,這裏借指天子的車乘。
- 非熊:指呂尚(姜子牙),傳說周文王夢到飛熊而遇呂尚。
翻譯
天子巡行的道路如同太陽運行般迅速,帝王仔細審閱規劃着宏偉藍圖。 天下各方都前來進貢禮品,四海之內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皇帝在巡行途中詢問治國之道,車駕遵循着舜帝的傳統巡行四方。 如果國君的夢中能出現賢臣,就能夠像周文王得到姜子牙那樣,招攬賢才,治理國家。
賞析
這首詩是對皇帝南巡這一事件的歌頌。詩的開頭兩句通過「黃道天行速」和「瑤圖睿覽紆」,表現了皇帝南巡的氣勢和皇帝的英明睿智以及對國家治理的深入思考。「萬方歸貢篚,四海混車書」描繪了天下統一,四方來朝的盛世景象,體現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接下來的「問道回軒駕,巡方奉舜輿」,則強調了皇帝南巡不僅是巡視四方,更是尋求治國之道,遵循古代聖王的傳統,表現了皇帝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最後一句「非熊如入夢,能載渭川漁」,用周文王夢非熊得呂尚的典故,表達了對皇帝能夠招攬賢才、治理國家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宏大,充分展現了作者對皇帝南巡的讚美和對國家美好未來的憧憬。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過劉刑曹仲恭出先世所藏名賢翰札相示 》 —— [ 明 ] 黎民表
- 《 答歐楨伯除夕立春朝回紀事用韻 》 —— [ 明 ] 黎民表
- 《 寄曾以三大司馬 》 —— [ 明 ] 黎民表
- 《 功德寺牡丹 》 —— [ 明 ] 黎民表
- 《 郭次甫移寓姚元白館過訊 》 —— [ 明 ] 黎民表
- 《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遊韋氏園時樑舍人思伯偕至 》 —— [ 明 ] 黎民表
- 《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魯七星巖二十景詩石室龍牀 》 —— [ 明 ] 黎民表
- 《 聞海寇入高涼陷屬邑悵然有作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