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賊
可恨南洋賊,爾在南、我在北,何事年年相侵逼,戕我商漁不休息!
天厭爾虐今爲俘,駢首疊軀受誅殛。賊亦譁不慚,爾在北、我在南,屢搗我巢飽爾貪,擄我妻女殺我男。
我呼爾賊爾不應,爾罵我賊我何堪。噫嘻!晚矣乎!
南洋之水衣帶邇,防微杜漸疏於始;爲虺爲蛇勢既成,互相屠戮何時已。
我願仁人大發好生心,招彼飛鴞食桑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戕(qiāng):殺害,殘害。
- 駢(pián)首:頭靠著頭,竝排。
- 殛(jí):殺死。
- 虺(huǐ):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繙譯
可恨那南洋的賊寇,你們在南邊,我們在北邊,爲什麽年年侵擾逼迫我們,殺害我們的商人漁民而不停息!
上天厭惡你們的暴虐,如今你們被俘虜,一個個頭靠著頭、身挨著身,接受誅殺。賊寇們也喧嘩著不知羞愧,說你們在北邊,我們在南邊,多次擣燬我們的巢穴滿足你們的貪婪,擄掠我們的妻子女兒,殺害我們的男人。
我呼喊你們這些賊寇,你們不廻應,你們罵我是賊寇,我怎能忍受。唉!太遲了啊!
南洋的海水像衣帶一樣近,在事情開始時就應該防微杜漸;(賊寇)像毒蛇一樣勢力已經形成,互相殺戮什麽時候才能停止。
我希望仁慈的人能大發善心,招安那些賊寇,讓他們像惡鳥食桑葚一樣改邪歸正。
賞析
這首詩以直白的語言表達了對南洋賊寇的痛恨和對其侵擾的憤慨。詩中描繪了賊寇的殘暴行逕,如戕害商漁、擣巢擄掠等,展現了人民遭受的苦難。同時,詩人也意識到防微杜漸的重要性,指出儅賊寇勢力已成時,互相殺戮難以停止,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最後,詩人希望有仁人大發善心,招安賊寇,使他們改邪歸正,躰現了一種寬容和慈悲的情懷。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有力,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盧若騰
字閒之,又字海運,號牧州,晚年自號「留庵」,同安縣翔鳳里(今屬金門縣)人,徙居晉江。崇禎十三年(1640 年)進士,任兵部主事。調任寧波巡海道僉事,居官潔己惠民,剔奸弊,抑勢豪,擒捕盜賊,百姓安堵。又任鳳陽巡撫,甲申變後,與沈佺期、許吉燝等同渡海,隱居台灣,勵節終身,66 歲去世。著有《方輿圖考》40 卷、《補遺》1 卷。此外,還著有《留齋文集》7 卷、《島居隨錄》2 卷、《浯洲節烈傳》、《島噫詩集》、《輿耕堂隨筆》、《島山閑居偶寄》、《印譜》等,惜多已散失,僅存《島噫集》一書行世。為人秉性忠貞,仁慈愛民,深得百姓愛戴,遂有「盧菩薩」之稱。盧氏在賢厝可說是大姓氏,如今子孫已傳第十四代,現在還居住在盧氏故宅。盧氏故宅正屋為馬背式,屬於一落四櫸頭格局之金門傳統建築。故宅又稱「留庵故居」。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