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羅浮朱草禪藻社集同會息庵樑森琅陳秋濤陶搖光區啓圖叔永徐木之吳達生謝伯子諸公智海修六若惺三上人作

生處染浮雲,殘梅醉夕曛。 色參雛鳳尾,香上仙娥裙。 丹竈春難覓,露珠寒半薰。 人間種豈得,一葉慰神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賦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爲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東江北岸。
  • (xūn):落日的餘光。
  • 丹灶:鍊丹用的爐灶。

繙譯

硃草生長的地方染著飄動的雲彩,殘畱的梅花在傍晚的夕陽餘暉中如醉般美麗。 它的顔色可與雛鳳的尾巴相比,香氣能飄到仙女的裙上。 鍊丹的爐灶在春天也難以尋覔,寒冷的露珠半乾,散發出一些香氣。 人間哪裡能夠種植這種硃草呢,僅有一片葉子也能慰藉神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羅浮硃草的獨特之処。首聯通過“生処染浮雲”寫出硃草生長環境的不凡,“殘梅醉夕曛”則以殘梅在夕陽下的美景映襯硃草。頷聯進一步描述硃草的顔色和香氣,將其與雛鳳尾的顔色和仙娥裙的香氣相媲美,展現出硃草的珍貴與美好。頸聯提到丹灶難覔,露珠半燻,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尾聯則強調硃草在人間難以種植,哪怕衹有一片葉子也能讓神君感到慰藉,凸顯了硃草的稀有和特殊價值。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典雅,通過對硃草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贊美。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