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仲弟西越書雲有掛冠之興予亦請告期暮春可聚故園賦此訂約

北闕無媒者,南音只自操。 向人肝膽露,爲吏愛憎勞。 藥餌丹砂少,山林白霧高。 故園茆屋在,相見接春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闕(běi què):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後也用來借指朝廷。
  • 南音:指南方的音樂,這裏可理解爲作者在南方所表達的情感或心聲。
  • 肝膽露:比喻真誠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爲吏:當官,做官吏。
  • 愛憎勞:在處理事務中因個人的喜好和厭惡而感到疲憊或困擾。
  • 藥餌丹砂:指煉丹和追求長生不老的藥,也可象徵對某種虛幻目標的追求。
  • 春醪(chūn láo):春酒。

翻譯

我在朝廷中無人舉薦,只能在南方獨自抒發自己的情感。我真誠坦率地向人表達想法,當官做事時卻因個人的愛憎而感到疲憊。煉丹追求長生的藥少之又少,山林中白霧瀰漫高聳。故鄉的茅草屋還在,我們相約在暮春時節相聚在故園,到時一同暢飲春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仕途上的不如意以及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與兄弟相聚的期待。詩的開頭兩句,「北闕無媒者,南音只自操」,寫出了作者在朝廷中得不到賞識的無奈和孤獨,只能在南方獨自表達自己的心聲。接下來的兩句,「向人肝膽露,爲吏愛憎勞」,則表現了作者爲人真誠,但在爲官時卻因爲個人的情感喜好而感到疲憊,反映了官場的複雜和無奈。「藥餌丹砂少,山林白霧高」這兩句,用煉丹的藥少和山林的白霧,暗示了作者對追求虛幻目標的懷疑和對自然的嚮往。最後兩句「故園茆屋在,相見接春醪」,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對與兄弟相聚的期盼,春醪也象徵着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對比和象徵的手法,深刻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