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天寧寺僧寶檀方丈

曾有黃金地,誰爲苦行僧。 仗經行路遠,採藥入雲層。 一食伊蒲飯,長明石枕燈。 不依禪宿去,頭白已無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金地:指佛教中傳說的鋪滿黃金的地方,用以形容佛地的莊嚴殊勝。(「黃」讀音:huáng;「金」讀音:jīn;「地」讀音:dì)
  • 苦行僧:指用苦行的手段修行的僧人。(「苦」讀音:kǔ;「行」讀音:xíng;「僧」讀音:sēng)
  • 仗經:手持佛經。(「仗」讀音:zhàng;「經」讀音:jīng)
  • 伊蒲飯:指用素菜做的飯食 。 (「伊」讀音:yī;「蒲」讀音:pú)
  • 禪宿:指出家投宿寺院。(「禪」讀音:chán;「宿」讀音:sù)

翻譯

曾經有那鋪滿黃金的莊嚴佛地,可又有誰願意成爲苦行的僧人呢? 手拿着經書遠行求法,深入雲層去採摘藥材。 吃一頓素菜做的飯食,長夜中石枕邊的油燈長明。 若是不依照出家人的方式去寺院投宿修行,等到頭髮白了就已經無能爲力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僧人的修行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對修行者的敬意和對修行意義的思考。詩的開頭用「黃金地」來對比「苦行僧」,暗示了修行的道路並非追求物質的享受,而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接下來的「仗經行路遠,採藥入雲層」,形象地描繪了僧人修行的艱苦和執着。「一食伊蒲飯,長明石枕燈」則進一步強調了僧人的簡樸生活和對修行的堅持。最後兩句「不依禪宿去,頭白已無能」,表達了作者對及時修行的認識,認爲如果不趁早修行,等到年老時就會後悔莫及。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啓示。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