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撥悶

風雨秦淮花事稀,春光強半在薔薇。 蛾眉已自愁金屋,更遣臨春舞畫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秦淮(qín huái):指秦淮河,大部分在今南京市境內,是南京市最大的地區性河流。
  • 蛾眉: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
  • 金屋:原指漢武帝幼時欲以金屋藏阿嬌事,後泛指華美之屋。
  • 臨春:南朝陳後主宮中的閣名。

繙譯

在風雨中的秦淮河畔,春花大多已凋零,春光多半落在了薔薇花上。 美女已經在爲自己身処華美之屋而憂愁,卻更派去(臨春閣的人)舞動著華美的舞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秦淮河畔在風雨中的春景,以及其中蘊含的某種憂愁情緒。詩的前兩句通過描述風雨中秦淮河邊花事稀少,而薔薇花尚在盛開的景象,烘托出一種略顯蕭索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蛾眉愁金屋”和“臨春舞畫衣”的描寫,暗示了表麪的繁華背後可能隱藏的憂愁和無奈。整首詩意境含蓄,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較爲複襍的情感,給人以遐想的空間。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