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校理(jiào lǐ):古代掌校勘書籍的官職。
- 筆研:「研」同「硯」,筆和硯,泛指文具。
- 白虎:本爲星宿名,這裏借指研討經學的白虎觀。
- 金門:漢宮有金馬門,簡稱金門,這裏借指朝廷。
- 隱淪:指隱士,沉淪。
- 桂薪:桂木之柴,價格昂貴,這裏比喻生活貧困。
- 榆莢(yú jiá):榆樹的果實,形狀像錢,又叫榆錢。
- 漉酒人:指用頭巾過濾酒的人,後用以指嗜酒的人。
翻譯
雖說擔任着校理這一官職,可筆和硯卻早已蒙塵。在白虎觀的研討中多有分歧爭議,在朝廷中也只能獨自埋沒沉淪。靠着桂木之柴勉強度日,榆樹的果實又見證了一個殘春。仔細思量這浮華世間的人生道理,需要去尋找那些嗜酒的灑脫之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身處官場,卻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詩的首聯通過「筆研久生塵」表現出詩人雖有官職在身,卻未能充分施展才華的無奈。頷聯中「白虎多同異」暗示了在學術研討中存在的分歧和爭論,「金門自隱淪」則道出了在朝廷中被埋沒的境遇。頸聯通過「桂薪」和「榆莢」進一步強調了生活的貧困和時光的流逝。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思考,以及對灑脫自在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秋夜山亭答潘少承 》 —— [ 明 ] 黎民表
- 《 爛柯山 》 —— [ 明 ] 黎民表
- 《 寄貞湖瀑泉兼簡少玄默庵 》 —— [ 明 ] 黎民表
- 《 秋夜過陳伯求同鄧君肅張儀仲鍾會貞小飲 》 —— [ 明 ] 黎民表
- 《 暮春張考功助甫邀遊韋氏園時樑舍人思伯偕至 》 —— [ 明 ] 黎民表
- 《 八月兵入京師十月廣州始得平安消息 》 —— [ 明 ] 黎民表
- 《 園居雜詠二十首為顧玄言作 其三 古梅岡 》 —— [ 明 ] 黎民表
- 《 曉經西苑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