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 愛李延年歌、淳于髠語,合爲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云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絶世而獨立。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寧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看行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髠送客。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出自李白詩句「笛奏龍吟水」。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眞集》入「越調」。各家格式出入頗多,茲以歷來傳誦蘇、辛兩家之作爲準。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又第九句第一字幷是領格,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李延年歌:《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孝武李夫人〉》:「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爲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淳于髠(kūn)語:《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淳于髠傳〉》:「淳于髠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爲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髠説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髠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髠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髠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説乎?』髠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ráng)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髠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説,置酒後宮,召髠,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説可得聞乎?』髠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髠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髠帣韝(juǎn gōu)鞠跽(jì),待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爲曹,握手無罰,目眙(yí)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髠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xì)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髠而送客,羅襦(rú)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髠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諫焉。齊王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髠爲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髠嘗在側。其後百餘年,楚有優孟。」
《高唐》、《神女》:《高唐賦》、《神女賦》,戰國楚·宋玉所作。
《洛神賦》:三國魏·曹植所作。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絶世而獨立。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寧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句:見「李延年歌」注。難得,廣信書院本作「再難得」,玆從四卷本丙集。
「看行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句: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宋)玉曰:『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爲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jū),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爲立廟,號曰「朝雲」。』」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髠送客。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句:見前「淳于髠語」注。薌澤,香澤、香氣;薌,通「香」。
「止乎禮義,不淫其色」句:《毛詩·〈關雎〉序》:「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害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
「但啜其泣矣,啜其泣矣,又何嗟及」句:《詩經·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tuī),暵(hàn)其濕矣。有女仳(pǐ)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辛棄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將領,濟南府歴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歴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生於金山東東路(原北宋京東東路)濟南府歴城縣,時中原已陷於金。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軒趁機聚衆二千,投忠義軍隸耿京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勞師建康,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並以節度使印告召京。時京部將張安國殺京降金,稼軒還至海州,約忠義軍五十騎,徑趨金營,縛張安國以歸,獻俘行在,改差簽判江陰軍,時年二十一歲。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乾道時,累知滁州,寬徵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歴提點江西刑獄,京西轉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後再知隆興府,任上因擅撥糧舟救荒,爲言者論罷。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起提點福建刑獄,遷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未幾又爲諫官誣劾落職,居鉛山。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年),遷知鎮江府,旋坐謬舉落職。開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進樞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忠敏」。稼軒擅長短句,以豪放爲主,有「詞中之龍」之稱,與東坡並稱「蘇辛」,又與易安並稱「濟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嘗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然命運多舛,屢與當政之主和派政見不合,備受排擠,壯志難酬。故滿腔激情多寓於詞。詞風多樣,題材廣闊,悲鬱沉雄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詞。現存詞六百餘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詩集《稼軒集》已佚。清嘉慶間辛敬甫輯有《稼軒集鈔存》,近人鄧恭三增輯爲《辛稼軒詩文鈔存》。生平見《宋史·卷四百〇一·辛棄疾傳》,近人陳思有《辛稼軒年譜》及鄧恭三《辛稼軒年譜》。
► 794篇诗文
辛棄疾的其他作品
- 《 念奴嬌 · 西湖和人韻 》 —— [ 宋 ] 辛棄疾
- 《 好事近 · 送李復州致一席上和韻 》 —— [ 宋 ] 辛棄疾
- 《 浣溪沙 · 席上趙景山提幹賦溪臺,和韻 》 —— [ 宋 ] 辛棄疾
- 《 江神子 · 戲同官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過硤石,用韻答呉子似 》 —— [ 宋 ] 辛棄疾
- 《 西江月 · 和楊民瞻賦牡丹韻 》 —— [ 宋 ] 辛棄疾
- 《 鷓鴣天 · 點盡蒼苔色欲空 》 —— [ 宋 ] 辛棄疾
- 《 水調歌頭 · 席上爲葉仲洽賦 》 —— [ 宋 ] 辛棄疾
相关推荐
- 《 水龍吟 · 重過舊隱 》 —— [ 宋 ] 蔡伸
- 《 水龍吟 · 落葉 》 —— [ 宋 ] 王沂孫
- 《 水龍吟 · 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 —— [ 元 ] 王惲
- 《 水龍吟 · 西湖懷古 》 —— [ 宋 ] 陳德武
- 《 水龍吟 · 春恨 》 —— [ 宋 ] 陳亮
- 《 水龍吟 · 甲辰歲壽韓南澗尙書 》 —— [ 宋 ] 辛棄疾
- 《 水龍吟 》 —— [ 宋 ] 姜夔
- 《 水龍吟 · 雪中登大觀亭 》 —— [ 清 ] 鄧廷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