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楊太洪左滄嶼周自岐三臺諫

御筆新除三諫官,一時朝野競相歡。 當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良得路難。 必有謀猷裨帝右,直須風采動朝端。 世間萬事皆塵土,留取功名久遠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御筆:皇帝的親筆。
  • 新除:新任命。
  • 諫官:古代負責向君主進諫的官員。
  • 朝野:朝廷和民間。
  • 流落:漂泊失所。
  • 丹心:忠誠的心。
  • 忠良:忠誠善良的人。
  • 得路難:比喻得到重用或升遷的機會不易。
  • 謀猷:謀劃和策略。
  • 裨帝右:對皇帝有所助益。
  • 風采:風度和氣質。
  • 朝端:朝廷之上。
  • 塵土:比喻世俗的、短暫的。
  • 留取功名:留下功績和名聲。

翻譯

皇帝親筆新任命了三位諫官,一時間朝廷和民間都充滿了歡慶。 他們雖然曾經漂泊失所,但忠誠的心始終未變,自古以來,忠良之人得到重用總是不易。 他們必定有謀劃和策略來輔助皇帝,他們的風度和氣質也將震動朝廷。 世間萬事都如塵土般短暫,只有留下的功績和名聲才能長遠流傳。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新任命的三位諫官的忠誠與才華,表達了對他們未來在朝廷中發揮作用的期待。詩中「御筆新除三諫官」一句,即展現了皇帝對他們的重視,而「一時朝野競相歡」則反映了人們對這一任命的普遍歡迎。後文通過對「丹心」、「忠良」等詞語的運用,強調了諫官們的忠誠與不易,同時也寄寓了對他們能夠爲國家帶來積極影響的希望。最後兩句則昇華了主題,指出真正的價值在於長遠留存的功名,而非短暫的世俗榮華。

黃士俊

明廣東順德人,字亮垣,一字象甫,號玉侖。萬曆三十五年殿試第一,授修撰,歷官禮部尚書。崇禎九年入閣,累加少傅,予告歸。後相南明永曆帝,年老不能決事,數爲臺省所論列,乞歸卒。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