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作四首

· 楊爵
自古遭逢未有今,空茫宇宙見胸襟。 狐烏走走聲聲叫,雲雨朝朝暮暮臨。 輸已應知郭泰慮,濟時還識範滂心。 感來感去真機在,此理才知不易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胸襟 (xiōng jīn):胸懷,氣度。
  • 狐烏 (hú wū):狐狸和烏鴉,這裏可能指代不祥之兆或不幸的預兆。
  • 輸已 (shū yǐ):已經失敗或認輸。
  • 郭泰 (Guō Tài):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學者,以博學多才著稱。
  • 範滂 (Fàn Pāng):東漢末年的忠臣,因直言進諫而被殺。
  • 真機 (zhēn jī):真正的道理或深奧的哲理。

翻譯

自古以來,我所遭遇的困境是前所未有的,這讓我感到宇宙的空茫,也展現了我的胸懷。狐狸和烏鴉不停地叫着,預示着不祥,雲雨則從早到晚不斷地降臨。我已經意識到失敗,就像郭泰所憂慮的那樣,而爲了時局,我理解了範滂的忠誠之心。感慨來去之間,真正的道理存在其中,這個道理才知道是不容易尋找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深刻感悟和對歷史的反思。通過對比自然現象和歷史人物,楊爵展現了自己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忠誠的認同。詩中的「真機」指的是深奧的哲理,表明作者在不斷的感慨中尋求真理,但同時也認識到真理的難以捉摸。整體上,這首詩體現了作者的哲學思考和對現實的深刻洞察。

楊爵

明陝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歲始讀書,常邊耕邊讀。同郡韓邦奇錄爲弟子。嘉靖八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廣,見饑民割屍肉爲食,還言雖周公製作盡復於今,亦無補於飢寒之衆。郭勳用事,世宗經年不視朝,日夕建齋醮。而大臣夏言、嚴嵩以元旦微雪,作頌稱賀。爵乃上書極諫,忤帝,下詔獄拷訊幾死。歷五年獲釋,抵家甫十日,復逮繫獄,又三年始釋。卒諡忠介。有《楊忠介集》、《周易辨說》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