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六日雪其一

邦人不見雪,三十有三年。 地拆炎方異,天垂瑞澤偏。 檐前堆不樹,海上寂無煙。 稚子歡岐路,漁翁泊釣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邦人:指國家的人民。
  • 炎方:指南方,因南方氣候炎熱。
  • 瑞澤:指吉祥的雨水或雪水。
  • 不樹:指堆積的雪沒有形成樹狀。
  • 岐路:指分岔的道路。

繙譯

國家的人民已經三十三年沒有見過雪了。 土地在炎熱的南方顯得格外不同,天空卻降下了吉祥的雪水。 屋簷前堆積的雪沒有形成樹狀,海麪上寂靜無菸。 孩子們在分岔的道路上歡笑,漁翁則停泊在釣船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方罕見的大雪景象,通過對比南方與北方、人與自然的不同反應,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奇觀的驚喜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邦人不見雪,三十有三年”一句,既展現了南方少雪的氣候特點,又暗含了人們對雪的期盼。後文通過細膩的描寫,如“簷前堆不樹”、“稚子歡岐路”,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雪後南方的生活畫卷,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和詩意的美感。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