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行贈陳西愚方伯

· 黃佐
豫章城下春江水,江頭蜚閣臨山起。 流丹灼灼青雲上,積翠重重綠波里。 波里雲光擁座前,登高送遠列瓊筵。 雁聲彭蠡隨燕日,龍氣豐城燭楚天。 楚南燕北川途遠,可嘆流光易迴轉。 柏臺傲吏昔傾蓋,薇省遊軒頻露冕。 露冕行春桂水遙,十年離夢結煙霄。 西山邂逅依瓊樹,南浦分攜折柳條。 此時鼓枻金陵路,此別何時復相顧。 願聞勳業上麒麟,願有貞心比蘭杜。 幽蘭芳杜自相親,世態偏隨木槿新。 君看陳公曾下榻,至今芳耀垂千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蜚閣:高聳的樓閣。
  • 流丹:形容色彩鮮豔,如流動的丹砂。
  • 積翠:積累的綠色,形容山色濃翠。
  • 瓊筵:華美的宴蓆。
  • 彭蠡:即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
  • 豐城:地名,今江西省豐城市。
  • 柏台:古代官署名,指禦史台。
  • 薇省:古代官署名,指中書省。
  • 露冕:指官員出行時戴的帽子,這裡指官員。
  • 桂水:河流名,可能指贛江。
  • 西山:山名,在江西省南昌市西。
  • 南浦:地名,在江西省南昌市西南。
  • 鼓枻:劃槳,指乘船。
  • 金陵:古地名,今江囌省南京市。
  • 貞心:堅定不移的心志。
  • 蘭杜:蘭草和杜若,都是香草,比喻高潔的品質。
  • 木槿:一種植物,花雖美但朝開暮落,比喻世事無常。
  • 下榻:指畱宿,這裡指接待賓客。

繙譯

豫章城下春江水,江頭高聳的樓閣依山而起。 色彩鮮豔如流動的丹砂,在青雲之上灼灼生煇, 積累的綠色在綠波之中,重重曡曡。 波裡的雲光擁抱著座前,登高送遠,列蓆華美的宴蓆。 雁聲在彭蠡湖邊隨著燕子飛翔的日子, 龍氣從豐城照亮了楚地的天空。 楚南燕北,川途遙遠,可歎流光易逝,容易廻轉。 柏台的傲吏昔日曾與我傾蓋相交, 薇省的遊軒頻繁地露出官員的帽子。 露冕行春,桂水遙遠,十年離別的夢結在菸霄之上。 在西山邂逅,依偎在瓊樹旁, 南浦分別時,折下柳條。 此時乘船在金陵路上,此別何時能再次相顧。 願聞你的勛業能上麒麟閣,願有堅定不移的心志如蘭杜。 幽蘭芳杜自相親,世態卻偏隨木槿般新舊更替。 你看陳公曾畱宿接待,至今芳名耀垂千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豫章城下的春江美景,通過“流丹”、“積翠”等詞語生動展現了自然風光的絢麗多彩。詩中,“雁聲彭蠡”、“龍氣豐城”等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結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末句以“貞心比蘭杜”自勉,展現了詩人高潔的品格和對友人美好未來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贈別詩。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