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頌補遺九首治洪水
洪水滔天,浩浩方割。
懷山襄陵,帝諮四嶽。
禹作司空,惟荒度土功。
暨益秉烈火,山澤乃通。
有鳥高飛,鳴且哺矣。
呱呱者子,不皇顧矣。
龍門闢兮,播爲九河。
崇禹之功兮,萬世是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浩浩方割:浩浩,形容水勢盛大;方割,普遍地爲害。
- 懷山襄陵:懷,包圍;襄,上陞;陵,山陵。形容洪水泛濫,包圍了山嶺,淹沒了丘陵。
- 帝諮四嶽:帝,指堯帝;諮,詢問;四嶽,古代四方諸侯之長。
- 禹作司空:禹,大禹;作,擔任;司空,古代官名,掌琯工程。
- 荒度土功:荒,廣泛;度,治理;土功,指治水工程。
- 暨益秉烈火:暨,與;益,伯益,禹的助手;秉,持;烈火,大火,這裡指用火焚燒山林以開路。
- 龍門辟:龍門,地名,在今陝西省韓城市和山西省河津市之間,相傳禹治水時開鑿。
- 播爲九河:播,分散;九河,指黃河下遊的九條支流。
繙譯
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地普遍爲害。 它包圍了山嶺,淹沒了丘陵,堯帝詢問四方的諸侯。 大禹擔任了司空,廣泛地治理水土工程。 與伯益一起,手持烈火焚燒山林,使山川河流得以通暢。 有鳥兒在高空中飛翔,鳴叫著哺育幼鳥。 而禹的兒子呱呱墜地,他卻無暇顧及。 龍門被開鑿,黃河被分散成九條支流。 崇尚大禹的功勣,萬世之後仍被人們稱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大禹治水的壯麗場景,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展現了禹的偉大功勣和無私精神。詩中“洪水滔天,浩浩方割”等句,形象地描繪了洪水的浩大和危害,而“禹作司空,惟荒度土功”等句,則突出了禹的治水決心和行動。最後,“崇禹之功兮,萬世是何”一句,表達了對禹功勣的崇敬和對其影響的深遠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對大禹治水精神的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