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燕(yōu yàn):指古代的燕國地區,位於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西部一帶。
- 黃金臺:古代燕國的一個著名地點,傳說燕昭王在此築臺以招賢納士。
- 駿骨:比喻英才。
- 昭王:指燕昭王,燕國的君主,以招賢納士著稱。
- 樂生:指樂毅,戰國時期燕國的名將。
- 荊卿:指荊軻,戰國末期刺客,曾試圖刺殺秦王。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荊軻刺秦前曾在此與燕太子丹告別。
- 蕭蕭:形容風聲。
- 蹇諤士(jiǎn è shì):指忠誠直言的士人。
- 蒿萊(hāo lái):指野草,比喻卑微或被遺忘的人。
翻譯
昔日我曾客居在幽燕之地,步履蹣跚地登上了黃金臺。那裏的英才日漸稀少,燕昭王又在哪裏呢?樂毅將軍的功業尚未完成,荊軻卻成了引發禍端的原因。風吹過易水,波濤聲中帶着無盡的哀愁。誰能想到百年之後,東閣的門扉竟然高高開啓。難道不應該讓那些忠誠直言的士人,不再像野草一樣零落無聞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顧,表達了詩人對英才凋零和忠誠之士被遺忘的感慨。詩中,「黃金臺」、「昭王」、「樂生」、「荊卿」等歷史元素,與「駿骨日以輕」、「蕭蕭有餘哀」等抒情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深刻的反思。最後兩句「誰知百代後,東閣淩天開。豈令蹇諤士,零落同蒿萊。」更是寄託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忠誠之士的尊重,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洞察。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
黃佐的其他作品
- 《 仰雲堂二首爲林上舍志復 》 —— [ 明 ] 黃佐
- 《 琴操一首贈別徐可大 》 —— [ 明 ] 黃佐
- 《 衢村書屋三首為范憲副題 其二 》 —— [ 明 ] 黃佐
- 《 感雨二首 》 —— [ 明 ] 黃佐
- 《 出京別親友三首 其二 》 —— [ 明 ] 黃佐
- 《 學古三首贈胡承之歸關中 》 —— [ 明 ] 黃佐
- 《 重午謾興 》 —— [ 明 ] 黃佐
- 《 冬夜宴陳子學宅賞菊分韻得微字 》 —— [ 明 ] 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