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樗庵韻奉簡草心愚莊二友二首

· 黃淮
生平事業半蹉跎,憂患其如老去何。 幸託斯文清議在,喜聞別駕盛名多。 鵬程奮迅雲霄翮,帝澤汪洋瀚海波。 朝罷從容買歸棹,到家時節近清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樗庵: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蹉跎:(cuō tuó)指時間白白過去,事情沒有進展。
  • 別駕:古代官職名,這裏可能指某位官員。
  • 鵬程:比喻遠大的前程。
  • :(hé)鳥的翅膀,這裏比喻飛翔的能力。
  • 帝澤:皇帝的恩澤。
  • 汪洋:形容水勢浩大。
  • 瀚海:古代對北方邊遠地區的稱呼,這裏比喻廣闊無垠。
  • 朝罷:朝會結束。
  • 歸棹:回家的船。
  • 清和:指天氣晴朗和暖,也指四月。

翻譯

我一生的事業多半是虛度光陰,憂慮和困難似乎隨着年老而來。幸好有清雅的文學和公正的輿論相伴,欣喜地聽聞別駕享有盛名。像鵬鳥展翅高飛於雲霄,皇帝的恩澤如同浩瀚的海洋。朝會結束後,我悠閒地買船歸家,到家的時候正是四月天氣晴朗和暖的時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黃淮對一生事業的回顧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生平事業半蹉跎」一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對過往歲月的無奈和遺憾。後文通過「幸託斯文清議在」和「喜聞別駕盛名多」來平衡這種情緒,顯示出作者對文學和公正的珍視,以及對他人成就的讚賞。詩的最後,以「朝罷從容買歸棹,到家時節近清和」作結,描繪了一幅寧靜歸家的畫面,透露出作者對平靜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和諧的讚美。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的文學修養和人生感悟。

黃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進士。永樂時,曾與解縉等並直文淵閣,進右春坊大學士。後爲漢王高煦所譖,系詔獄十年。洪熙初復官,尋兼武英殿大學士,與楊榮等同掌內製。官終戶部尚書。性明果,達於治體,善讞疑獄。有《省愆集》、《黃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