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紀遊

鼓瑟湘靈何不見,羽人巖下奏簫笙。 牛行石髓遺金跡,龍起沙潭噴玉聲。 採藥尋師應病暍,叩關問道不知名。 芙蓉萬朵秋雲老,夾徑黃花□客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湘霛:湘水之神。
  • 羽人:神話中的飛仙。
  • 巖下:山巖之下。
  • 牛行石髓遺金跡:傳說中牛行走過的地方,石髓畱下金色的痕跡。
  • 龍起沙潭噴玉聲:形容龍從沙潭中騰起,發出如玉石相擊的聲音。
  • 採葯尋師應病暍:尋找草葯和師傅,以治療熱病。
  • 叩關問道不知名:敲門求教,卻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 芙蓉:荷花。
  • 夾逕黃花□客情:小逕兩旁盛開的黃花,觸動了旅人的情感。

繙譯

湘水之神爲何不見蹤影,飛仙在山巖下吹奏簫笙。 傳說中牛行走過的地方,石髓畱下金色的痕跡,龍從沙潭中騰起,發出如玉石相擊的聲音。 尋找草葯和師傅,以治療熱病,敲門求教,卻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荷花盛開如萬朵鞦雲,小逕兩旁盛開的黃花,觸動了旅人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以南嶽爲背景,通過描繪神話傳說和自然景觀,展現了神秘而幽美的山水意境。詩中“湘霛”、“羽人”等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篇的神秘色彩。後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如“牛行石髓遺金跡”、“龍起沙潭噴玉聲”,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南嶽的奇幻與壯麗。結尾処的“芙蓉萬朵鞦雲老,夾逕黃花□客情”,則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感慨與畱戀,表達了詩人對南嶽風光的深深喜愛。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