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棕庵

高僧說法住名山,秪在孤燈雙樹間。 怪底禪心猶未滅,雙移棕樹與雲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棕菴:指以棕樹爲特色的菴堂或僧捨。
  • 高僧:指脩行高深的僧人。
  • 說法:指講經說法,傳授彿法。
  • 名山:著名的山嶽,常指彿教或道教的聖地。
  • 孤燈:指僧人獨自脩行時所用的燈。
  • 雙樹:可能指兩棵樹,也可能是彿教中常提到的菩提樹和娑羅樹。
  • 怪底:奇怪的是。
  • 禪心:指脩禪的心境或脩行者的心。
  • 雙移:指兩棵棕樹被移至。
  • 雲閒:雲間,指高遠的天空。

繙譯

高僧在名山中講經說法,衹在孤燈和兩棵樹之間。 奇怪的是,禪心似乎還未完全熄滅,因爲兩棵棕樹被移到了雲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高僧在名山中的脩行生活,通過“孤燈雙樹”的意象,傳達出一種甯靜而深遠的禪意。詩中的“怪底禪心猶未滅”一句,既表達了高僧對禪脩的執著,也暗示了禪脩的深遠影響。最後,“雙移棕樹與雲閒”則以一種超脫塵世的姿態,展現了高僧與自然的和諧共処,以及對禪脩境界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脩生活的理解和贊美。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