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賜宴紀事是日上御五鳳樓憑欄天顏密邇仍有排律

· 黃錦
長安嘉節是中天,聖主臨軒五鳳前。 宴拌冰棱知卻暑,酒傳薄醞足延年。 梟羹不羨漢官賜,粉線何勞唐女穿。 此日酣歌逢盛典,小臣爲紀蓼蕭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嘉節:佳節,美好的節日。
  • 中天:天空之中,比喻盛世。
  • 聖主:對皇帝的尊稱。
  • 臨軒: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
  • 五鳳:五鳳樓,古代宮殿名。
  • 宴拌:宴會上的冷食。
  • 冰棱:冰柱,這裏指冷食。
  • 卻暑:避暑。
  • 薄醞:淡酒。
  • 延年:延長壽命。
  • 梟羹:用梟肉制的羹,漢時天子於端午賜百官飲梟羹,後世因以爲典。
  • 漢官:漢代的官員。
  • 粉線:古代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用五色絲線纏在手臂上,以避邪。
  • 唐女:唐代女子。
  • 盛典:盛大的典禮。
  • 小臣:謙稱自己,指作者本人。
  • 蓼蕭:《詩經》中的一篇,這裏指作者所寫的詩篇。

翻譯

在長安這個美好的節日裏,正是盛世之時,聖明的皇帝在五鳳樓前御前殿設宴。宴會上有冰冷的食品以解暑,淡酒傳遞着足以延年益壽的美好寓意。不羨慕漢代官員端午所賜的梟羹,也不需要唐代女子所穿的粉線。在這個盛大的典禮之日,我們盡情歡歌,而我,一個小臣,記錄下了這《蓼蕭》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端午節皇帝賜宴的盛況,通過對比漢唐兩代的端午習俗,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盛世的讚美和對皇帝的敬仰。詩中「宴拌冰棱知卻暑,酒傳薄醞足延年」一句,既體現了節日的清涼與歡樂,又寓意着對長壽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開闊,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時代盛況的細膩感受。

黃錦

黃錦,字孚元,號絅存、絅庵。饒平人。明熹宗天啓二年(一六二二)進士,由庶常授檢討,與修《神宗實錄》,主制誥。時魏忠賢當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講官。嘗任會試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禮二部侍郎,累官禮部尚書。以老乞歸,享年八十三。著有《筆耕堂詩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