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目窅(yǎo):眼睛深陷,形容悲痛至極。
- 高旻(mín):高天,指天空。
- 敬祖:尊敬祖先。
- 材藝:才能和技藝。
- 祈年:祈求豐收。
- 蹶玉身:比喻身躰衰弱。
- 賉囚:憐憫囚犯。
- 末命:臨終的命令或遺言。
- 放女:釋放女子。
- 陋前人:不如前人,指自己的行爲不如古人。
- 如椽筆:比喻文筆雄健,如椽木般粗大。
繙譯
淚水穿透了無厚的土地,目光深陷,仰望著高高的天空。 尊敬祖先,卻未能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技藝,祈求豐收,卻身躰日漸衰弱。 憐憫囚犯,宣敭臨終的命令,釋放女子,自愧不如前人。 即使有如椽木般雄健的筆力,又有誰能描繪出春天的美麗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孝宗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對自身未能盡責的自責。詩中,“淚穿無厚土,目窅有高旻”描繪了極度的悲痛和對天命的無奈。後句通過對“敬祖”、“祈年”等行爲的反思,表達了對先帝的敬仰與對自身不足的反省。結尾的“如椽筆”與“畫得春”則寄寓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與對現實無力的感慨。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途中寄督學蔣道林與留山居羅覃宋諸子 》 —— [ 明 ] 湛若水
- 《 丁千兵忍庵七十壽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江西周節推佐調重慶 》 —— [ 明 ] 湛若水
- 《 同元默弟並馬入西雲馬上口占 》 —— [ 明 ] 湛若水
- 《 還宿羅浮用前韻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和夏桂洲癸巳孟春齋居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鬥潭八景圩上觀瀾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翁存道憲副赴荊湖兵備八韻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