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諼爲辰州李貢士民望作
萱草樹北堂,謂能忘遠憂。如何念慈母,不置天西頭。
楚山高高楚水長,西風晨夕雁南翔。帛書不事慰脩阻,忘憂願祝壽且康。
他日拜官來故里,門戶光生母心喜。九溪會變作春酒,白髮青袍放歌起,何如更向天涯諮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壽諼:爲母親祝壽的萱草。
- 辰州:古代地名,今湖南辰溪一帶。
- 貢士: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鄉試的士人稱爲貢士。
- 民望:人名,李民望。
- 北堂:古代指母親的居室。
- 天西頭:比喻遙遠的地方。
- 楚山:指湖南一帶的山。
- 楚水:指湖南一帶的河流。
- 帛書:寫在絲帛上的書信。
- 脩阻:遙遠阻隔。
- 九溪:地名,指辰州一帶的溪流。
- 諮陟?:諮,詢問;陟,登高;?,古代山名,這裏指登高望遠。
翻譯
萱草種植在北堂,人們說它能讓人忘卻遠方的憂愁。但爲何我思念慈母,卻無法將她安置在天邊的西頭。 楚山高聳,楚水悠長,西風中晨夕有雁南飛。雖然無法通過書信表達心意,但我願用萱草祝願母親健康長壽。 將來有一天,我若能衣錦還鄉,家門因此而光彩,母親定會心生歡喜。九溪的水彷彿變成了春酒,我白髮青袍,放聲歌唱,這又怎能比得上向天涯詢問母親的安康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萱草這一象徵母愛的植物,表達了對遠方母親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願。詩中,「楚山高高楚水長」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母親的牽掛。末句「何如更向天涯諮陟?」更是將情感推向高潮,表達了無論身在何處,對母親的思念和祝福都是不變的。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符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孝子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