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兩面旗幟,此處指官員的儀仗。
- 日晏:日暮,天色已晚。
- 芙蓉峯:山峯名,以山形似芙蓉而得名。
- 石臼:用石頭製成的舂米工具。
- 竹竿:此處指用竹竿引來的泉水。
- 嫋嫋: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這裏形容泉水流動的樣子。
- 風檐:屋檐,因風常吹其下,故稱。
- 露井:沒有覆蓋的井。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 龍山事往:指過去在龍山的往事。
- 吹帽:古代一種遊戲,用吹氣使帽子飛起。
- 漁父:漁翁,指漁夫。
- 掘泥:挖泥,指漁夫捕魚時的動作。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黃花:菊花,秋季開放,常用來象徵秋天。
- 香襯:香氣環繞。
翻譯
天色已晚,雙旌渡過河西,我登上芙蓉峯絕頂,路途並不迷離。石臼旁,竹竿引來的泉水嫋嫋流動,風檐下的露井旁,樹木茂盛萋萋。回憶起龍山的往事,吹帽遊戲令人憐惜,漁父的言語中,掘泥捕魚的動作引人發笑。山谷口尚可留連一醉,菊花香氣環繞,馬頭低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登芙蓉峯的所見所感,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和生動的動作描繪,展現了山中的寧靜與詩人的閒適心情。詩中「雙旌日晏渡河西」一句,既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又暗示了詩人的行程。後文通過對石臼、竹竿、風檐、露井等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龍山往事和漁父動作的回憶,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結尾的「谷口尚堪留一醉,黃花香襯馬頭低」則表達了詩人對山中美景的留戀和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