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山: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
- 了:明白,理解。
- 齊山:另一座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性關:與人的本性或情感有關聯。
- 山水:山和水的合稱,常用來指代自然風景。
- 關涉:關聯,涉及。
- 怡顏:愉悅的表情,心情愉快。
翻譯
我先前遊歷了華山,現在又來到了齊山,這才領悟到每一座山都與我的本性息息相關。如果山水與人的情感沒有關聯,那麼我們又怎能因山水而感到愉悅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山水與人性關係的深刻理解。詩人通過遊歷不同的山,體會到每座山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這些魅力與人的情感和本性是緊密相連的。詩中的「山水若無關涉處,如何山水得怡顏?」一句,巧妙地提出了一個哲學性的問題,引導讀者思考自然與人的內在聯繫,以及自然景觀如何影響人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詩簡潔而富有哲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性關係的獨到見解。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望匡廬同元默定白鹿之遊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寓楚雲臺贈湯民悅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過滁州感舊作奉胡時振崔來鳳二太僕田叔禾太守兼示二孟生 》 —— [ 明 ] 湛若水
- 《 聞雁二絕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增城學李東川遷大姚掌教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江右劉善庵欽道乞題母墓碑 》 —— [ 明 ] 湛若水
- 《 感忠樓詩 其七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