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題雙鬆卷

壬子聯詩共乃翁,酒杯塘口夜燈同。 金陵忽遇雙松子,彷佛髯翁在眼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子:指某年的壬子日。
  • 聯詩:共同創作詩歌。
  • 乃翁:你的父親。
  • 塘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夜燈:夜晚的燈光。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雙松子:可能指兩個人,也可能是指某種象徵或比喻。
  • 彷佛:好像,似乎。
  • 髯翁:長有長鬍須的老人,這裏可能指詩人的朋友或前輩。

翻譯

在壬子那天,我們一起和你的父親共同創作詩歌,在塘口的夜晚,我們共享着酒杯和燈光。突然在金陵遇到了兩位像雙鬆一樣的人,他們讓我想起了那位長着長鬍須的老人,彷彿就在眼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展現了詩人對往昔友情的懷念以及對突然重逢的驚喜。詩中「壬子聯詩共乃翁」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也體現了對友情的珍視。而「金陵忽遇雙松子」則巧妙地將現實與回憶結合,通過「雙松子」這一形象,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激動和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