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境土:指地方、地區。
- 移氈:比喻遷移、遷徙。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這裏可能指新的環境或視野。
- 秪:同「只」,僅僅。
- 徐節孝: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具有節操和孝道的人物。
- 扶持:支持、幫助。
翻譯
地方遷移,氈帳近在咫尺, 羅浮山映入眼簾,景象煥然一新。 只應徐節孝這樣的人, 才能支持百年之久的親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李一夔分教海豐的讚賞和祝願。詩中「境土移氈近」描繪了地理環境的變遷,而「羅浮就眼新」則展現了新環境的美麗和希望。後兩句通過對「徐節孝」的提及,強調了孝道和節操的重要性,並祝願李一夔能夠像徐節孝一樣,長久地支持和照顧自己的親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對傳統美德的推崇。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甲午元宵予奉會于池亭承諸公乘雪見過分得五言絕句體四首因以奉謝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宿寶峯寺 》 —— [ 明 ] 湛若水
- 《 途中寄督學蔣道林與留山居羅覃宋諸子 》 —— [ 明 ] 湛若水
- 《 過南安峽江下灘多石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題日惺齋爲杬上舍封兼似鄉進士鄭世迪 》 —— [ 明 ] 湛若水
- 《 四月二十三日省農上方門,遵河而南,止於夾岡門同人館,示諸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內侄袁汝進掌教候官 》 —— [ 明 ] 湛若水
- 《 秋懷三首寄王廬陵陽明子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