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二首

· 梁寅
驅馬出東郭,松林見高墳。 雲是公侯葬,華表幹層雲。 歲月既已遠,朽石生荊榛。 虺蛇或內蟄,狐狸當晝蹲。 生者歌其上,死者寧復聞。 感此長太息,浮生若飆塵。 惟當勖令德,千載逝猶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虺蛇(huǐ shé):一種毒蛇。
  • (zhé):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食不動。
  • 飆塵(biāo chén):比喻迅速消逝的事物。

翻譯

我驅馬走出東邊的城郭,在松林中看見一座高大的墳墓。 據說那裏埋葬着公侯,華麗的墓表直插雲霄。 歲月已經過去很久,腐朽的石碑上長滿了荊棘和野草。 毒蛇可能在內部冬眠,狐狸在白天蹲伏。 活着的人在上面歌唱,死者還能聽到嗎? 對此我深感嘆息,人生如同風中的塵埃,轉瞬即逝。 唯有努力培養美好的品德,即使千年過去,依然留存於世。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東郭外高墳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死亡的深刻感慨。詩中,「華表幹層雲」與「朽石生荊榛」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最後,詩人提出「勖令德」,強調了美德的重要性,認爲這是超越時間、永恆留存的真正價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餘市下村鎮)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爲集慶路(治所在今江蘇南京市,當時轄境相當今南京市及江寧、句容、溧水、溧陽、高淳等縣地)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爲“樑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