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恭襄:對人的尊稱,這裡指陳竹泉。
- 橫槊:古代兵器,這裡比喻武藝高強。
- 經略:古代官名,這裡指陳竹泉的軍事才能。
- 元戎:主帥,這裡指陳竹泉。
繙譯
平江的陳竹泉先生,歷代都有英名,他賦詩時如同橫持長矛,卻不談論軍事。百年來,文武之道在他的家族中傳承,直到他這位經略元戎,才真正有所成就。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陳竹泉的文武雙全及其家族的榮耀。詩中“賦詩橫槊不談兵”一句,既展現了陳竹泉的文學才華,又暗示了他的武藝非凡,卻不輕易談論軍事,顯得深藏不露。後兩句強調了家族傳統的延續和陳竹泉個人的成就,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何親邦仁將北上來別煙霞 》 —— [ 明 ] 湛若水
- 《 送何柏齋少司空應召遷北部 》 —— [ 明 ] 湛若水
- 《 海印寺鏡光閣登高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已及首夏遂爾尋春與諸同志遊勝泉寺時春花已罷遂觀源泉悵然嘯歌偶而成韻 》 —— [ 明 ] 湛若水
- 《 高氏祖廟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吳孟奇立教遷江 》 —— [ 明 ] 湛若水
- 《 將至佛山念二賢懷冼少汾 》 —— [ 明 ] 湛若水
- 《 恐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