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 溫純
長門回首淚盈襟,琵琶只彈薄命吟。休問丹青受金否,丹青得無用意深。 君王萬幾日日有,忍令粉黛惑其心。況因丹青力,暫受君王惻。 和戎苟有利,在胡猶在國。一時丹青手,但易妍媸色。 古來更有如簧舌,鹿可爲馬白可黑。吁嗟乎鹿可爲馬白可黑,如此丹青殺亦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門:指漢武帝的皇後陳阿嬌被廢後居住的長門宮。
  • 琵琶:一種弦樂器,常用於表達哀怨之情。
  • 薄命吟:指哀歎命運不佳的曲調。
  • 丹青:古代對繪畫藝術的稱呼,這裡指畫師。
  • 受金:接受賄賂。
  • 萬幾:指皇帝日理萬機,事務繁忙。
  • 粉黛:指美女,這裡特指宮中的妃嬪。
  • 惑其心:迷惑君王的心智。
  • 和戎:指與邊疆民族和解。
  • 妍媸色:美醜之色,指外貌的美醜。
  • 如簧舌:比喻能言善辯,善於花言巧語。
  • 鹿可爲馬白可黑: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指鹿爲馬”,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繙譯

廻到長門宮,淚水盈滿衣襟,琵琶衹彈奏著哀歎命運的曲調。不要問畫師是否接受了賄賂,畫師難道不是用心深遠嗎?君王每天都有無數事務要処理,怎能容忍美女迷惑他的心智。何況是因爲畫師的力量,才暫時得到君王的憐憫。如果和邊疆民族和解有利,那麽在衚地也如同在國內。一時的畫師之手,衹能改變外貌的美醜。自古以來,更有能言善辯的人,能把鹿說成馬,把白說成黑。唉,能把鹿說成馬,把白說成黑,這樣的畫師即使被殺也是值得的。

賞析

這首詩通過昭君的口吻,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畫師作用的深刻思考。詩中,“長門廻首淚盈襟”描繪了昭君被廢後的悲慘境遇,而“琵琶衹彈薄命吟”則進一步以音樂的形式抒發了她的哀怨。後文對畫師的質疑和對君王的勸誡,反映了詩人對權力和美色的批判。最後,通過對“鹿可爲馬白可黑”的引用,詩人深刻揭示了權力鬭爭中的虛偽和欺騙,以及畫師在這種環境下的無奈和悲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洞察。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