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元美兼懷敬美

· 溫純
一代才名衆豈如,幾年高隱蚤懸車。 有時搦管揮文藻,盡日耽玄味道書。 難弟金蘭交不淺,元方夢寐跡仍疏。 且憑魚雁訂歸計,那得相逢海上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搦管:握筆。
  • 文藻:文章的辭藻。
  • 耽玄:沉醉於深奧的道理。
  • 味道書:品味書籍的深意。
  • 難弟:對弟弟的暱稱,這裏指敬美。
  • 金蘭:比喻深厚的友情。
  • 元方:指王元美。
  • 夢寐:夢中。
  • 跡仍疏:行蹤依然疏遠。
  • 魚雁:比喻書信。
  • 海上漁:海上的漁夫,這裏可能指隱居的生活。

翻譯

一代人的才華和名聲,衆人怎能比擬, 幾年間高隱於世,早早地掛起了車轅。 有時握筆揮灑文采,整日沉醉於深奧的道理和書籍的品味。 與弟弟的友情深厚,與元美的關係卻夢中依舊疏遠。 暫且憑藉書信定下歸來的計劃, 又怎能在這海上相遇那隱居的漁夫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王元美才華的讚賞以及對其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一代才名衆豈如」直接讚美了王元美的卓越才華,而「幾年高隱蚤懸車」則描繪了他隱居的生活狀態。後文通過「搦管揮文藻」和「耽玄味道書」進一步展現了王元美的文學造詣和對深奧道理的追求。詩的結尾,通過「魚雁訂歸計」和「相逢海上漁」的想象,表達了對未來重逢的期待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溫純

明陝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號一齋。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壽光知縣,徵遷戶科給事中。累遷至左都御史。時礦稅使四出,所至作惡多端。純屢疏陳,不報。曾倡諸大臣伏闕泣請罷礦稅。後以與首輔沈一貫不合,力請致仕。卒諡恭毅。有《溫恭毅公集》。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