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懷並引
入裏返初服,垂涕拜親闈。
二親方耆壽,偕隱共采薇。
春秋耕南畝,不愁寒與飢。
弟童兒方丱,挾冊亦愛暉。
歲時延賓友,歡宴願無違。
但憐姊與妹,各棄扊扅歸。
解鬱開春酒,始幸早拂衣。
有甥跪羅列,庶免永歔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裏:家鄉。
- 初服:指未做官時的服裝,這裏指辭官歸鄉。
- 親闈:父母的住所。
- 耆壽:高壽。
- 采薇:指隱居生活。
- 南畝:田地。
- 丱:古代指兒童束髮成兩角的樣子。
- 扊扅:門閂,比喻貧窮。
- 拂衣:指辭官。
- 歔欷:嘆息聲。
翻譯
回到家鄉,我換上了未做官時的衣服,含淚拜見父母。父母正享受着高壽,我們一同隱居,共同過着簡樸的生活。春天和秋天在田地裏耕作,不用擔心寒冷和飢餓。弟弟還是個孩子,頭髮束成兩角,拿着書本,也很喜歡陽光。每年都會邀請賓客朋友,歡聚一堂,希望這樣的快樂不會改變。但遺憾的是,姐姐和妹妹都已經離開了貧窮的家。爲了解開憂鬱,我們開了春酒,慶幸自己早早辭去了官職。有外甥們跪拜在周圍,或許可以免去長久的嘆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辭官歸鄉後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家庭和田園生活的嚮往與滿足。詩中通過對父母、弟妹、外甥等家庭成員的描寫,展現了家庭的溫馨與和諧。同時,通過對田園生活的描繪,傳達出對簡樸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充滿了對家庭和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