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南雄別駕鄭元美謝事還莆田

· 張詡
廿載金臺幸識荊,四州別駕飲才名。 青蠅白璧那能污,皓月長江空自明。 五嶺初醒蕉鹿夢,八壺重主鷺鷗盟。 白頭見素如相問,已辦扁舟訪嶽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廿載(niàn zǎi):二十年的意思。
  • 金台:指京城,這裡特指北京。
  • 識荊:認識,結識。
  • 別駕:古代官名,這裡指鄭元美。
  • 青蠅白璧:比喻清白無辜。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這裡泛指南方的山嶺。
  • 蕉鹿夢:出自《莊子》,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八壺:指酒,這裡比喻隱居生活。
  • 鷺鷗盟:與鷺鷗爲盟,指隱居生活。
  • 白頭見素:指年老時仍保持清白。
  • 扁舟:小船。
  • 訪嶽:拜訪名山大川。

繙譯

二十年來在京城有幸結識了你,作爲四州別駕,你的才華廣爲人知。 清白如玉的你,怎能被汙蔑,就像皓月照耀下的長江,空自明亮。 從五嶺歸來,初醒於虛幻的夢境,重廻隱居之地,與鷺鷗爲伴。 若到白發蒼蒼時,有人問起我的清白,我已經準備好小船,去拜訪名山大川。

賞析

這首詩是張詡贈別鄭元美的作品,表達了對鄭元美清白無辜、才華橫溢的贊賞,以及對其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青蠅白璧”、“皓月長江”等意象,形象地描繪了鄭元美的品格和境遇。末句“已辦扁舟訪嶽行”,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