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友華甲有引

今日予降辰,適接徵詩啓。君年六十我有七,自笑還破涕。 我後愚若柴,君境甘茹薺。德祖羨佳兒,百子未足抵。 良藥活人羣,濟世灑醐醍。歌詠起家聲,慈祥成愷悌。 升庭茁芷蘭,藝植有根柢。種菊壓衆芳,如培佳子弟。 一秋花事忙,三徑綠如洗。觀賞怡嘉賓,紅紫燦客邸。 朱履踵門繁,白衣送酒徯。晦明類巡檐,風雨護雕棨。 復有嗜古心,鼎彝廣羅稽。色澤摩骨董,茗具香舌底。 刀鏡古代秦,金石雲端陛。興會寄丹青,祕寶師倪米。 百甓運書齋,九畹描沅澧。筆氣淨冰壺,香霧生蘭泚。 扶輪振風騷,畫船宜棹欐。虛榮不縈懷,壘塊夷如坻。 蠻觸笑紛爭,觸安差相牴。吾老鬢毛摧,比來皮膚癠。 冷眼視繁華,濁塵仍易眯。浮白酌鬥酣,雌黃任巧詆。 蟬噤蟄寒蟲,鴝鵒弗踰濟。搜索及枯腸,技癢空拊髀。 首拋敲門磚,尚欠躋堂禮。微應固不拘,我詩乃無體。 額祇臨風加,筆非垂露泥。祝甲賴羣公,郵庚更遠遞。 貂續集狐貉,魚素剖魴鱧。湖海涌新潮,濫觴泛瀰瀰。 天風許刺船,海水容測蠡。蘋鹿調同賡,笙簧逾酒醴。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羅秀惠

羅秀惠,與王香禪離異,入贅「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揮霍,因家產散盡,遂以賣字爲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月,由於基隆顏國年之捐助,創《臺北黎華新報》社,任發行人,除刊載梨園藝文外,兼及小說、詩文、隨筆。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開「蕉麓千書會」任人求書,墨跡流傳甚廣。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書道會」名義舉辦全島書畫展於臺北永樂町,民國六十五年(1976)被臺南市政府譽爲「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參考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羅秀惠詩不主一格,唯多豔體之作。今羅氏作品乃據《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詩薈》、《臺灣詩醇》、《臺灣詩鈔》、《臺灣詩錄》、《三六九小報》、《孔教報》、《風月報》等輯錄編校。(江寶釵撰)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