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門行 · 其三 ·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
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錢鎛停置,農收積場。
逆旅整設,以通賈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初冬十月,北風呼呼地吹着,氣氛肅殺,天氣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鵾雞鳥在清晨鳴叫着,大雁向南方遠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跡起來,就連熊也都入洞安眠了。
農民放下了農具不再勞作,收穫的莊稼堆滿了穀場,旅店正在整理佈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
我能到這裏是多麼的幸運啊,高誦詩歌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感情。
序
《冬十月》出自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寫於初冬十月,時間比前首稍晚。朱乾説:「《冬十月》,敘其征途所經,天時物候,又自秋經冬。雖當軍行,而不忘民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本詩的作意。
賞析
這首詩寫於初冬十月,時間比前首稍晚。前八句寫初冬的氣候和景物。「鵾雞」,鳥名,形狀象鶴,羽毛黃白色。北風颳個不停,嚴霜又厚又密,鵾雞晨鳴,大雁南飛,猛禽藏身匿跡,熊羆入洞安眠,肅殺嚴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寧。中四句寫人事。錢、鎛,兩種農具名,這裏泛指農具。「逆旅」,客店。農具已經閒置起來,收穫的莊稼堆滿穀場,旅店正在整理佈置,以供來往的客商住宿,這是一幅多麼美妙的圖景!詩篇反映了戰後在局部地區人民過上的安居樂業的生活,及詩人要求國家統一、政治安定和經濟繁榮的理想。朱乾説:「《冬十月》,敘其征途所經,天時物候,又自秋經冬。雖當軍行,而不忘民事也。」(《樂府正義》卷八)在一定程度上觸及了本詩的作意。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爲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爲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爲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爲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啓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爲“改造文章的祖師”。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