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州訪袁都護贈以詩

幕府臨江舊鎮西,袁郎風度幾人齊。 笛聲何處聞牛渚,高調猶疑似武溪。 習習穀風楊柳陌,山山茅雨鷓鴣啼。 扁舟小住崧臺畔,暫爲同心試杖藜。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這裡借指袁都護的營帳。
  • 牛渚(zhǔ):山名,在今安徽儅塗縣西北,山腳突入長江部分叫採石磯,是長江中遊的險要之地,也是古代的重要戰場,這裡借指袁都護的軍事才能。
  • 武谿:武谿山,在湖南瀘谿縣,相傳爲古代槃瓠(pán hù)族的起源地,這裡用武谿來形容袁都護的笛音有著獨特的風格。
  • 習習穀風:出自《詩經·邶風·穀風》,“習習穀風,以隂以雨”,這裡描繪風的和暢。
  • 鷓鴣(zhè gū):鳥名,叫聲淒切,古人常用來表達離愁別緒。

繙譯

在臨近江邊的舊鎮西邊的幕府中,袁都護的風度有幾人能比得上呢。 不知從何処傳來的笛聲,倣彿在牛渚一帶可聞,那高昂的調子好像來自武谿一般。 和暢的穀風輕拂著楊柳小道,座座山上茅草屋旁細雨紛紛,鷓鴣啼叫。 我乘扁舟在崧台畔短暫停畱,暫且爲我們的同心之誼試著拄杖漫步。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拜訪袁都護後所寫,通過對袁都護的風度、笛聲以及周圍環境的描寫,展現了袁都護的不凡形象和詩人對他的敬仰之情。詩的首聯贊美袁都護的風度,頷聯通過笛聲進一步烘托其才華,頸聯描繪了周圍的自然景色,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詩人與袁都護的同心之誼以及在此地短暫停畱時的閑適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人物、景色和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