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共之參政赴廣東

· 韓雍
江頭樽酒話襟期,君欲南征我北馳。 十載交遊恆間闊,一時相見又分離。 海天綠樹春雲望,臺閣清燈夜雨思。 此後重逢問何日,鵾鵬應不久藩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襟期:襟懷、志趣。(「襟」,jīn;「期」,qī)
  • 交遊:結交朋友,往來交際。
  • 間闊:久別,久不相見。
  • 海天:形容廣東沿海地區。
  • 臺閣:泛指大的官府。
  • 鵾鵬:傳說中的大鳥,常用來比喻志向高遠的人。(「鵾」,kūn;「鵬」,péng)
  • 藩籬: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這裏比喻束縛,限制。

翻譯

在江頭擺下酒宴,談論着我們的襟懷和志趣,你將要南行去廣東,而我卻要向北奔走。十年的交往中常常久別難逢,如今短暫相見後卻又要分離。望着廣東那海邊天空下綠樹掩映、春雲飄蕩的景色,在官府中清燈下的雨夜,我會對你深深思念。今後不知何時才能再次重逢,你就像那志向高遠的鵾鵬,應該不會久困於藩籬之中。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韓雍爲友人胡共之赴廣東參政送行而作。詩的首聯通過在江頭飲酒話別的場景,點明瞭兩人分別的去向,一個南征,一個北馳,表現出一種無奈和不捨。頷聯感慨兩人十年來交往中常常分別,此次相見又要面臨分離,加深了離別的憂傷之情。頸聯通過對海天綠樹春雲的遙望和臺閣清燈夜雨的思念,進一步烘托出對友人的牽掛。尾聯以鵾鵬作比,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相信他不會久困於現狀,必有一番作爲。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分別的不捨,同時也蘊含着對友人未來的期望。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