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行
長安八月天宇清,西山日落佳氣生。
纖雲盡斂塵不起,團圓明月懸高城。
城頭一望長空碧,恍若冰壺濯皓魄。
南陌煙消萬井寒,中衢露冷千門白。
星河耿耿正流輝,夜靜風高雁不飛。
滴殘玉漏更偏永,何處砧聲自搗衣。
繡幕齊褰珠簾起,家家臺榭秋如水。
最是中宵急管絃,盡屬侯門與戚里。
紛紛急管與青絲,何似清輝對玉墀。
御溝波上光來往,雞樹枝頭影合離。
花磚幾見月華上,天祿閒吟應共賞。
此夕金莖出漢宮,月光還照仙人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佳氣:美好的雲氣。
- 纖雲:微雲,輕雲。(「纖」,xiān)
- 濯(zhuó):洗。
- 皓魄:明月。
- 耿(gěng)耿:明亮的樣子。
- 玉漏: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
- 砧(zhēn)聲:搗衣聲。
- 褰(qiān):掀起。
- 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 玉墀(chí):宮殿前的臺階。
- 天祿:漢代閣名。後亦通稱皇家藏書之所。
- 雞樹:古代中書省的別稱。
- 金莖:用以擎承露盤的銅柱。
- 仙人掌:承露盤上的仙人手掌。用以承接甘露。
翻譯
長安的八月天空晴朗,西山的太陽落下後美好的雲氣產生。 微雲全部消散塵土不再揚起,團圓的明月高懸在高大的城牆上。 從城頭望去,長空一片碧藍,恍惚間如同冰壺洗淨了明月。 南面的小路煙霧消散,衆多的水井顯得寒冷,城中的大道露水冰冷,衆多的門戶一片潔白。 銀河明亮正流動着光輝,夜晚寂靜風高,大雁不飛。 玉漏的水滴殘滴,更顯得長夜漫漫,何處傳來的搗衣聲? 繡幕一起掀起,珠簾高掛,家家的亭臺樓榭秋意如水般清涼。 最是半夜時急切的管樂之聲,都屬於王侯之門和外戚之家。 紛紛擾擾的急切管樂和歌聲,怎比得上這清朗的月光對着宮殿的臺階。 御溝的水波上光芒閃爍來往,中書省的枝頭影子交錯離合。 花磚上幾次見到月光照耀,在皇家藏書之所悠閒吟詩應該一起欣賞。 這個夜晚銅柱從漢宮伸出,月光還照着承露盤上的仙人手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安八月的夜景,從天空的晴朗、明月的高懸,到城中的各種景象,如南陌煙消、中衢露冷,再到星河耿耿、夜靜風高,以及砧聲、管絃之聲等,展現了一幅豐富多彩的畫面。詩中通過對比,如「紛紛急管與青絲,何似清輝對玉墀」,表達了對清朗月光的讚美,也暗示了對繁華背後的一種思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長安城的秋夜之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世事的感慨。
韓日纘的其他作品
- 《 送胡瑞芝方伯齎捧時推貴州巡撫 》 —— [ 明 ] 韓日纘
- 《 二十七日孝廉兄復載酒溪泛 其一 》 —— [ 明 ] 韓日纘
- 《 聞李伯襄登羅浮絕頂悵不能從兼示佳章率爾奉答 》 —— [ 明 ] 韓日纘
- 《 九日登顯靈閣 》 —— [ 明 ] 韓日纘
- 《 次韻和夏濮山侍御園亭 》 —— [ 明 ] 韓日纘
- 《 冬日雜詠 其六 》 —— [ 明 ] 韓日纘
- 《 騄兒以己未小至日生壬戌舉阿弟安肅署中亦逢小至口占偶成 》 —— [ 明 ] 韓日纘
- 《 寄內 》 —— [ 明 ] 韓日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