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太史象玄使襄府

· 謝榛
舊識華亭陸士衡,歲殘相別重含情。 離筵日落天邊樹,去路春浮雪外旌。 探勝西南增遠思,采詩江漢得遺聲。 梅花遲客開湘浦,桐葉封王下楚城。 諸葛井空芳草合,羊公碑斷綠苔生。 青山弔古應長嘯,北望風雲是帝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史:官名,明清時負責修史之事。
  • 襄府:指襄王的府邸。
  • 華亭:古地名,這裏指朱象玄的故鄉。
  • 陸士衡:西晉文學家陸機,字士衡,此處借指朱象玄。

翻譯

早就認識的朱象玄如陸士衡般才華橫溢,年終分別之時,心中滿是不捨情意。 餞別宴席上,夕陽映照着天邊的樹木,前行的路上,春天的氣息浮動在雪外的旗幟上。 在西南探尋勝景會增添悠遠的思緒,在江漢採集詩歌能獲得遺留的聲名。 梅花爲迎接客人在湘浦遲延開放,桐葉封王的典故發生在楚城。 諸葛井已荒廢,芳草茂密生長,羊公碑已斷裂,綠苔叢生。 在青山憑弔古人應該放聲長嘯,向北遠望,風雲變幻之處便是京城。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爲送別朱象玄出使襄府而作。詩中既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不捨之情,又描繪了友人前行路上的景象以及所到之地的歷史文化。首聯通過將朱象玄比作陸士衡,讚揚了他的才華,同時也點明瞭分別時的不捨。頷聯以景襯情,夕陽西下的離筵場景和春天氣息中的前行之路,形成了一種對比,既體現了離別的傷感,又蘊含着對友人前途的祝福。頸聯則提到了友人在西南和江漢地區的經歷,強調了其文化意義。尾聯通過描寫諸葛井和羊公碑的現狀,增添了歷史的滄桑感,最後以遠望京城作結,表達了對國家和朝廷的關注。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巧妙地將離別之情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情感內涵。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