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官員的帽子,這裏指官職、榮譽。
- 折腰:彎腰行禮,後引申爲屈身事人。
- 怡:愉悅,快樂。
- 蓬蒿(péng hāo):泛指雜草。
-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性喜菊。
- 韓公:此處可能指代韓琦,北宋名將、宰相,品德高尚,以清廉著稱。
-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也指庭園中的小路。
- 霜華:即霜花,喻菊花的潔白。
- 詩毫:寫詩的筆,借指詩作。
- 清修:指操行高潔美好。
- 文彩:指豔麗而錯雜的色彩,這裏借指才華。
- 鳳毛:比喻人子孫有才似其父輩者,也指珍貴的事物。
翻譯
雖然擁有榮耀的官職,但卻懶得爲權貴折腰,只樂於像黃菊那樣與衆不同,不似普通的蓬蒿。菊花陪伴着像陶淵明辭官歸鄉時那樣的快樂,花香堪比韓公晚節的高潔。庭院小路上的霜花增添了飲酒的興致,籬笆邊菊花的風味有助於激發寫詩的靈感。這種高潔美好的品德更有流傳美名之處,其子孫後代也如文采翩翩的鳳毛一樣出衆。
賞析
這首詩以菊花爲象徵,表達了詩人對錫山趙汝明的讚美。詩中通過「冠冕雖榮懶折腰」表現了趙汝明不慕榮華、堅守氣節的品質。將趙汝明對菊花的喜愛與陶淵明相媲美,強調了他的高雅情趣和對自由的追求。「香比韓公晚節高」則突出了他品德的高尚。「三徑霜華添酒興,一籬風味助詩毫」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和情趣的場景,表現出趙汝明的文人雅趣。最後,詩中提到趙汝明的清修品德有傳芳之處,且子孫有才,進一步強調了他的美好品質和對後人的積極影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用典恰當,充分表達了對趙汝明的敬仰和讚美之情。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聞楊亞卿弟宜有御史之擢 》 —— [ 明 ] 韓雍
- 《 至德州約簡庵不偶寄贈一律 》 —— [ 明 ] 韓雍
- 《 劉廷美僉憲爲鄉人魏古作湖山圖徐武功題詩其上魏復求予作爲賦一絕 》 —— [ 明 ] 韓雍
- 《 桂江鯽魚甚巨且美食之有作 》 —— [ 明 ] 韓雍
- 《 贈李伯顒下第 》 —— [ 明 ] 韓雍
- 《 憶秋谷柬其高徒陳紹禎 》 —— [ 明 ] 韓雍
- 《 挽蔣宗韶鄉友 》 —— [ 明 ] 韓雍
- 《 輓琴川錢恒軒先生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