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儒醫:舊時指讀書人出身的中醫。
- 東吳:泛指古吳地,大約相當於現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 頑孫:頑皮的孫輩。(「頑」讀作「wán」)
- 襁褓:揹負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襁」讀作「qiǎng」;「褓」讀作「bǎo」)
- 帡幪(píng méng):古代稱帳幕之類覆蓋用的東西。在詩中比喻受之恩惠,庇護。
- 壎篪(xūn chí):壎、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常用來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 忻(xīn):喜悅,高興。
- 簪笏(zān hù):古代笏以書事,簪以固冠,因以指仕宦。(「簪」讀作「zān」;「笏」讀作「hù」)
- 元功:大功勞。
翻譯
儒醫您的神奇醫術在東吳一帶稱冠,我的小弟和頑孫都一同受到您的恩惠。兩代人免了爲嬰兒健康擔憂之苦,我們全家都深深感激您的庇護。壎篪合奏般的和諧讓我們欣喜沒有病痛,仕宦的傳統能得以相傳真是幸運至極。即使白璧黃金也難以報答您的恩情,我寫下這首詩來稱頌您的偉大功績。
賞析
這首詩是韓雍爲感謝錢伯康這位儒醫而作。詩中首先讚揚了錢伯康高超的醫術,稱其在東吳地區首屈一指,並且表達了自己的弟弟和孫輩都受到了他的恩惠。接着,詩人描述了錢伯康的醫術使得家族兩代人免受嬰兒健康問題的困擾,全家都對他的庇護之恩深表感激。然後,通過「壎篪協奏忻無恙」表達了家人的健康和和睦,以及對未來子孫能夠傳承仕宦傳統的美好期望。最後,詩人表示即使用白璧黃金也難以報答錢伯康的恩情,只能通過寫詩來歌頌他的偉大功績。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充分表達了詩人對錢伯康的感激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