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靈谷寺

晨出東郭門,初日照我顏。 春風吹習習,好鳥聲綿蠻。 巖阿見黃屋,登披尋神山。 半日猶山麓,十里長鬆間。 蜿蜒芳草路,寂寞古禪關。 畫廊落丹雘,朱戶蝕銅鐶。 殿起無樑迥,塔留玩珠攀。 蒼鼠戲樹捷,野鹿看人閒。 山深靜者愛,日晏未知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郭門:指城東門。
  • 習習:形容風輕輕地吹。
  • 綿蠻:(mián mán)鳥叫聲。
  • 巖阿:山的曲折處。
  • 黃屋:帝王住的房子,這裏指寺廟的建築。
  • 丹雘:(dān huò)紅色的顏料,這裏指壁畫的顏色。
  • :(huán)同「環」,指門環。

翻譯

清晨從城東的門出發,初升的太陽照在我的臉上。 春風輕輕地吹拂着,鳥兒的叫聲悅耳動聽。 在山的曲折處看到寺廟的建築,登上山坡去尋找那宛如神山的地方。 走了半天還在山腳下,行走在十里長的松林間。 蜿蜒的芳草小路上,有一座寂靜的古老禪院。 畫廊中的壁畫色彩脫落,紅色的門戶上銅環已被鏽蝕。 殿宇高聳沒有房梁,構造奇特,塔上留有供人賞玩的佛珠可供攀登。 蒼鼠在樹上敏捷地嬉戲,野鹿悠閒地看着人。 山深幽寂靜,爲喜愛安靜的人所鍾情,天色已晚卻還不知返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靈谷寺的所見所感。詩的開頭通過「晨出東郭門,初日照我顏」點明瞭出遊的時間和環境,爲全詩營造了一個清新的氛圍。接着,詩人描寫了春風、好鳥、長鬆等自然景物,以及巖阿的黃屋、蜿蜒的芳草路、寂寞的古禪關等人文景觀,展現了靈谷寺周圍的幽靜和美麗。詩中還提到了畫廊的落色、朱戶的銅鐶鏽蝕,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而蒼鼠的嬉戲和野鹿的悠閒,更增添了山林的生機與寧靜。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這深山幽靜的喜愛,以至於天色已晚仍流連忘返。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靈谷寺的讚美和對寧靜自然的嚮往之情。

歸有光

歸有光

歸有光,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衆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爲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爲“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爲“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