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雪堂主人

雪堂堂高承皓雪,照日輕盈光可輟。 初疑昆圃玉爲城,卻訝蓬宮銀作闕。 雪堂主人幽思深,對雪空知抱素心。 雪廬臥起誰相問,雪甌茶進獨沉吟。 有時試向梁園賦,清詞恐受惠連妒。 不將柳絮比輕狂,祇學陽春高縱步。 披氅何妨踏雪行,山陰鼓棹見豪情。 度關詎必迷秦嶺,人夜寧須襲蔡城。 紺雪仙人原和藥,點入紅壚覺沃若。 豈愁白髮鏡中明,轉喜肌膚翻綽約。 藉此顏堂擬座銘,何似當年紀聚星。 經傳韋氏猶堪映,取向齋頭代照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皓雪:潔白的雪。(「皓」,讀音「hào」)
  • (chuò):停止。
  • 昆圃:傳說中的神仙居處,後泛指仙境。
  • 蓬宮:即蓬萊宮,傳說中的海上仙宮。
  • 素心:心地純潔。
  • (ōu):小盆,杯子。
  • 梁園賦:指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的梁園中的文人雅士所作的賦,後泛指華麗的辭賦。
  • 惠連: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這裏借指才華出衆的人。
  • (zhǐ):只。
  • 陽春:原指春天溫暖的陽光,後常用來比喻高雅的藝術或文學作品。
  • (chǎng):大衣,外套。
  • 山陰鼓棹:用晉王徽之雪夜訪戴逵,至門而返,人問其故,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後遂用「山陰乘興」等指訪友。「棹」(zhào),船槳,這裏指划船。
  • 度關:指經過函谷關。
  • 秦嶺: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此處泛指高山險阻。
  • 寧須:何必。
  • 襲蔡城:春秋時,楚國的子元想誘惑楚文王的夫人息嬀,於是在她的宮室旁邊造一座房舍,在裏邊搖鈴鐸跳萬舞。息嬀聽到後,哭着說:「先君讓人跳這個舞,是用來演習戰備的。現在令尹不用於仇敵而用於一個寡婦的旁邊,不奇怪嗎?」子元聽了,很覺慚愧,於是出兵攻打鄭國,接着又進攻蔡國,獲得了蔡國。此處指不必要的軍事行動。
  • (gàn)雪:青白色的雪。
  • 沃若:潤澤的樣子。
  • 綽約: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這裏指肌膚變得光滑細膩。

翻譯

雪堂高大承接潔白的雪,雪在日光下閃耀着輕盈的光芒,光彩奪目不會停止。起初懷疑這是如仙境中美玉建成的城池,又驚訝彷彿是蓬萊宮的銀色宮闕。

雪堂的主人幽思深沉,對着雪深知自己懷抱純潔之心。他在雪廬中睡起有誰來問候呢?獨自喝着雪甌中的茶,陷入沉思。

有時試着創作如梁園賦般華麗的詞章,擔心清麗的詞句會遭到才子的嫉妒。不把自己比作輕浮的柳絮,只願學習高雅的作品大步前行。

披着大衣不妨踏雪前行,像山陰王徽之雪夜乘舟訪友那般展現豪情。經過險關又何必一定會迷失在秦嶺之中,入夜後又何必去做出如襲蔡城般不必要的舉動呢。

青白色的雪原來可用來和藥,加入煉丹爐中覺得潤澤。不必憂愁鏡子中出現白髮,轉而欣喜肌膚變得光滑細膩。

藉着這雪堂來擬寫座銘,哪裏比得上當年像紀聚星一樣的光輝事蹟呢。經過傳承的韋氏經傳還能夠被映照,取來放在書齋的桌頭代替螢火蟲照明。

賞析

這首詩以雪堂爲背景,通過描繪雪堂的景象以及雪堂主人的活動和心境,展現了一種高潔、清雅的意境。詩中用了豐富的想象和典故,如「昆圃玉爲城」「蓬宮銀作闕」「山陰鼓棹」「襲蔡城」等,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同時,詩人通過對雪堂主人的描寫,表達了對其幽思深沉、懷抱素心、追求高雅藝術和純潔心靈的讚美。詩中的語言優美,如「雪堂堂高承皓雪,照日輕盈光可輟」「雪堂主人幽思深,對雪空知抱素心」等,給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詩情景交融,富有韻味,是一首優秀的詠雪堂之作。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