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短榻(tà):矮而窄的牀。
- 朝暮:早晨和傍晚,這裏指從早到晚。
- 西方路:在佛教中,西方被認爲是極樂世界的方向,這裏指通往解脫、修行成功的道路。
- 天虛:天空高遠空曠。
- 潭底:潭水的底部。喻指內心深處。
- 掩扉(fēi):關閉門扇,指閉門。
- 東林:廬山東林寺,這裏泛指寺院。
- 禪子:指參禪學佛的人,即僧人。
- 杪(miǎo):樹枝的細梢。
翻譯
我在矮牀上翻閱佛經,從早到晚都如此坐着,門前有一條似乎通往西方極樂世界的道路。 月光灑滿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天空高遠空曠,潭水幽深,誰又能真正領悟其中的深意呢? 四十年來我靜靜地關閉着門扉,在遠處傾聽着從東林寺傳來的夜晚鐘聲,那聲音是如此微弱。 漸漸看到僧人也容易衰老,松樹枝梢上的白雲啊,你又將飄向何處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修行、人生和世事的思考。首聯描述了詩人在短榻上翻經的情景以及門前象徵修行之路的西方路,展現了他對佛法的追求。頷聯通過月滿人間和天虛潭底的景象,暗示了每個人內心的複雜性和人生的深邃哲理,讓人思考世間的種種。頸聯中詩人提到自己四十年來的閉門靜修,以及遠處東林寺微弱的夜鍾,營造出一種寂靜、悠遠的氛圍。尾聯看着禪子的衰老,引發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而鬆杪白雲的歸宿則增添了一種迷茫和不確定感。整首詩意境清幽,富有禪意,語言簡練而含蓄,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修行生活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