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同何大復望月

燕地中秋月,仍看此度明。 照人愁白髮,爲客嘆浮名。 空闊無霄漢,清光接楚城。 中原有戰士,今夕最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地(yān dì):指古代燕國的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一帶。在詩中則指作者所處的地方。
  • 霄漢:指天空。
  • 楚城:這裏指的是作者視野中某個位於南方的城市。

翻譯

在燕地過中秋節,仍能看到這輪明月如此明亮。 月光照在人身上,使人因愁緒而增添白髮;身爲羈旅之人,只能爲虛浮的名聲而嘆息。 天空廣闊,沒有云霄天河的阻礙,清朗的月光連接着楚地的城郭。 中原有徵戰的士兵,在今晚,他們最是讓人牽掛。

賞析

這首詩以中秋望月爲背景,抒發了詩人的多種情感。詩的前兩句交代了時間和地點,以及明月的明亮。接下來的兩句「照人愁白髮,爲客嘆浮名」,通過明月照人,引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虛名的感慨,流露出一種憂愁和無奈。「空闊無霄漢,清光接楚城」描繪了廣闊的天空和清朗的月光,營造出一種空曠悠遠的意境。最後兩句「中原有戰士,今夕最關情」,將思緒轉向中原的戰士,表達了對他們的關切和同情,體現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既有對個人命運的思考,也有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是一首富有內涵的詩作。

韓邦靖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度,號五泉。韓邦奇弟。正德三年與兄同登進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時政,觸怒武宗,下獄,奪職爲民。嘉靖初起爲山西左參議,分守大同。歲飢,力請發帑賑饑,不報。遂乞歸。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詩集》。 ► 39篇诗文